CPU是电子产品爱好者讨论的必备部件。 普通人如何看待CPU?
我们挑选了一些答案供您参考。
第一个是知乎回答者:尤娜尤娜
我自己也曾有一段时间同时使用3台电脑(去年的这个时候)——“同时”是指3台电脑都放在我的房间里,在一台上聊天、上网玩游戏(当然我通常只会安装它可以运行的游戏),然后立即切换到另一款。 这样的话,不同电脑之间的性能差距应该是最直观的。
三台电脑中,1号机CPU默认设置为R9-5900X,内存32G,主副盘均为PCIe4.0*4(但由于主板是B550,所以副盘只能运行为 3.0*4)。 显卡一开始是2K 144Hz显示屏,后来换成了4K 144Hz显示屏。
2号机的CPU是R5-2600X,平时超频到全核4.2,但有一段时间我降频到全核3.7来模拟同代的2600。 16G内存,配备PCIe3.0*4硬盘。 显卡是显示器本来是1080P 75Hz,后来继承了一号机的2K 144Hz。
3号机的CPU是FX-8320E,全核超频到4.5。 这台机器纯粹是给我组玩的,所以显卡和显示器是和2号机共用的。 内存和硬盘不能共享。 推土机平台仅支持DDR3和SATA3.0。 结果我给它配备了8G内存和辣的SATA固态硬盘。 另外还有祖传2T机械仓盘。 这两个盘是我每天都会用到的。 也将用在2号机上。
有趣的是,人们普遍认为单核性能最能影响电脑的日常使用体验。 而我的三台电脑的CPU-Z单核跑分:3号电脑270左右; 2号机约为425,比3号机高出55%,接近60%; 比2号机高不了多少,正好是60%,可以说是CPU的三个层次。
结果,我的主观感受是这样的——
启动速度:我的电脑一般不关机,只待机,统计样本不多。 三台电脑中,启动最慢的是配置最豪华的一号电脑; 2号机和3号机的差距是单核60%,多核80%,硬盘连续读写更是差了整整5%。 在速度翻倍的前提下,速度其实是相差无几的。
桌面日常使用:没换显示器之前,明显感觉1号机舒服一些; 换了显示器后,发现没有太大区别。 当然,由于4K显示器可以200%渲染,所以打印出来的字体看着,还是比2K显示器上125%渲染舒服一些。 要说确实有卡的场景——当我不断翻动祖传机械硬盘里的东西时,任务管理器会很频繁地失去响应,但是2号机和3号机都会这样做,不管怎样CPU 的。 1号机因为没有收到机械硬盘所以没有尝试过,不过我觉得5900X还真没有神奇到可以把机械硬盘优化成固态。
对了,2号机打开各种软件(包括较大的文件)的速度肉眼可见比3号机要快; 第1台机器也可能比第2台机器快,但并不明显。
长时间开机后:前面说过,我不习惯关机,基本上只有更新系统/软件时才会重启。 这3台电脑长时间开机(不使用时只待机),并且任务管理器中的“正常运行时间”超过2天后,第3台电脑确实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刷聊天记录的时候在TIM中(QQ二号相信优化比较差),或者网页上触发频繁交互时(基本知道网页版返回几条私信),明显比2号机慢,必须重启如果你想舒适地使用它。 不过2号机并没有感觉比1号机慢,即使它和1号机的单核差距比3号机还要大。
玩游戏:令人兴奋的事情来了。 不用说,3号机绝对是全场最弱的。 即使我超频并以三档运行《刺客信条:起源/奥德赛》,CPU也会被占满,导致频繁跳帧和卡顿。 因为3号机的供电不够,不可能让它用1号机,但是即使用2号机的1060来玩它能驱动的游戏,体验与2号机明显不同——GTA5画质非常高,当你开车到CPU消耗较多的市区时,平均帧率可以降到60以下; 2号机一般不会低于80。
而且还让2号机玩游戏,我可以发誓,除了起源和奥德赛(还是能吃CPU的),只要不开帧率显示,哪怕降到最反光的CPU我确实没感觉到1080P分辨率的差距有多大。 帧率差异确实很大很大,纯外观差异的百分比比1060的3号机还要大。但只要不开启帧率显示,排除心理干扰,我不会感觉我在使用两个不同的CPU。
附上我每天的统计数据。 这里,2600X超频到4.2,比我在上一个例子中使用的3.6高一点。 但仅看它们之间的帧数差异并不足以推翻上述结论。
最后补充一点,我以前用的笔记本都是i5-3230M和T6400 CPU。 前者2核4线程可能相当于1号机的单核,后者2核合起来可能相当于3号机的单核。 由于历史原因配备了核心和机械硬盘。 结果,前者(2017年左右)不需要长时间开机,即使打开几个较大的Word或Excel,仍然能感觉操作并不轻松; 音悦台这个网站现在已经关闭了,不再需要点击进去才能观看视频,滚动浏览列表页面也能感受到卡顿的感觉。
回到话题提出的问题:普通用户能感受到CPU的性能差距吗?
我的答案是:是的,但是有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可能已经明显低于当今主流CPU(i5-12400/R5-5600)的水平。 就我个人体验而言,2600X和8320E的差距确实很大,但5900X和2600X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虽然玩游戏( 除外)的性能确实是一日不如一日。 ,但如果不打开游戏帧数显示,我感觉左右心理方面更强大。
当然,就 来说,2600X确实不够用——但这并不是因为它不能用单核,而是因为它不能用多核,而且时不时就会卡住当满了的时候,严重影响体验。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给你一台当时各种选秀中“默默打游戏禅+满”的i3-和一块“洋垃圾”E5-,你会选择谁?
最近花巨资10块钱入手了一个奔腾G2030作为钥匙扣,就是为了让大家见识一下过时CPU的使用体验。
G2030是第三代酷睿Ivy架构,本质上是第二代酷睿Sandy的22nm版本,IPC基本相同。 2核2线程,主频3.0GHz,无睿频,不支持超频。
第二代和第三代酷睿的CPU-Z跑分很有趣,基本上都是各自的主频(GHz)乘以100。
单核300左右,比我之前用过的超级4.5GHz推土机提升了10%以上; 多核在600左右,大约是8核推土机超4.5GHz的三分之一,可以摸到1代酷睿i3-530尾巴了。
除了平台限制,只能使用大型SATA U盘,其余队友都是大腿。 主板为M5G; 内存为4根三星金条共16G,超频结束,时序为9-10-10-24; 显卡是黑苹果魔卡RX590(12nm工艺版本,不是GME版本),其性能大致是2~3代酷睿同期卡皇的1.2~1.3倍,也稍强一些。
先运行一个经典版的娱乐大师,发现RX590已经被它拖得很厉害了。 我的 RX590 是工厂预超频的蓝宝石超白金极光特别版。 老版的鲁大师应该至少有20w积分,结果却只有不到15w积分。
64位Win10专业工作站版,在桌面上打开TIM进行截图,打开Word和Excel窗口,打开两个图片查看窗口。 这个使用强度应该比很多人日常使用要低很多。
体验是每个窗口的打开速度确实很慢,比之前的8核推土机还慢。 看任务管理器,即使只开关几个东西,瞬时CPU负载仍然可以上升到80%以上。
然后用浏览器连续打开8个网页。 从第三站b来看,明显运行失控。 当我来到最后两个淘宝京东时,连地址栏打字都感觉很迟缓。 从CPU使用率来看,确实一直接近满。
然后打开网易云最大化并登录(这里我忽略了,离线模式下还有一首歌)。 它不跟风。
关闭上述所有打开的窗口,在b站在线播放4K视频。 由于RX590可以硬编码4K,因此不会出现卡顿现象,但CPU占用率仍然可以飙升到更高的值。 现在我明白为什么应该关闭它了。
这还是搭配了一堆好队友+刚开机的状态——基本根据以上情况来看,G2030确实不够普通人在2023年的今天使用。而且尽管单核性能更强,它做这件事的流畅度没有我之前的8核推土机那么高。 可见单核并不是万能的。
第二位答主:超合金彩虹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是的,但是分数是特定于应用场景的,也就是说,取决于你如何使用它
如果你只是看视频、聊QQ/微信、做excel表格、写一些文案,那么你不会感觉到与同代i5、i7或i9的差异。
因为这种使用一般对性能要求不高,所以你很难利用高性能处理器和中低性能处理器的区别。 即使在这种场景下,不同代的理论表现也有很大差异。 比如i5 4590和i9比拼谁更快。 在这种场景下,双方基本上无法决出胜负,因为性能要求太低,而且双方都可以轻易超出所要求的性能阈值
但如果你是渲染用户或者密集计算用户,那么你很容易察觉到这种情况下CPU性能的差距。 例如,比较i9和i5运行Vray渲染,看看谁更快,那么你可以感觉到i9快了三倍以上,而且完成一次渲染所需的时间比i5少得多。 这是一个可感知的差距。
本来你可能点击渲染一张图,可以打个盹再看一遍,但现在可能喝完一杯茶就渲染完成了(从这个结果来看,是好还是坏,我就不评论了) )
密集型计算,别说不同的CPU,就算是同一个CPU搭配不同的内存也能跑出差距。 例如,运行Y-25亿的圆周率计算,i9配备64GB DDR5 6000 C36与64GB DDR4 3600 C14相比,前者完成计算的速度会明显更快,因为这些应用程序对内存带宽要求很高
那么如果i9搭配64GB DDR5 6000 C36,i7搭配32GB DDR4 2933 C18内存,那么效率会更大,后者需要前者数倍的时间才能完成。对于这种使用方式,人们通常不能走得太远,所以更快的速度确实是一个纯粹的好处,不像渲染,可以钓鱼
比如玩游戏,也可以找例子。 其实B站也有一些测试视频,比如升级到R9 5950X。 当显卡为3090时,两者帧率差距巨大,单核性能太弱。 显卡占用率很低,帧率根本上不去
从下面的截图来看,帧率相差大约两倍,这个提升几乎相当于升级后的提升。
这样的升级可以使帧数增加两倍以上。 在一些3A大作中对帧数要求不高的游戏中,100帧和200帧的区别其实并不明显,但对于PUBG等网络游戏来说,持续稳定的230帧以上的游戏体验会比130帧更好,因为230的1%Low一般会好很多,严重掉帧的影响会明显小一些。
当然,游戏性能与5950X相比是欺负人的,这可以很好地体现CPU性能差距。 如果只是比较i7和i9,或者比较R7 5800X和R9 5900X的游戏性能,差距会小到几乎不可能。 感知上,即使是实时显示的具体数据也没有太大区别
CPU性能的提升通常很容易在繁重的工作中体现出来。 如上所述,如果要运行渲染、计算甚至设计,只要软件能够充分利用这款新处理器的性能,性能差距就会非常大。 易于展示
但如果你的需求对性能要求不高,那么就不太容易感受到CPU性能上的差距。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