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电脑、采购硬件往往会关注CPU的性能。 毕竟它是核心硬件,决定了一台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然而,安装电脑的用户往往忽视了CPU散热器的重要性。 CPU散热器的重要性与游戏同等重要。 在CPU中的辅助作用,CPU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如果CPU散热器不够坚固,就会导致CPU温度过高,导致电脑死机、重启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影响CPU的寿命。 因此,CPU散热散热器对CPU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选择更好的CPU散热器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选择CPU散热器呢? 下面是小龙科普小白安装者浅显易懂的水冷/风冷CPU散热器知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CPU散热器。
小白通俗易懂的水冷/风冷CPU散热器知识
1、CPU散热器的冷却方法:
CPU散热器,目前基本可以分为两种冷却方式,一种是风冷散热器,一种是水冷散热器。
1.风冷散热器
风冷散热器的工作原理:CPU散热器的传热底座与CPU紧密接触。 由于CPU和散热器的传热底座都是金属的,它们之间或多或少都会有缝隙,而导热硅脂主要是用来填充CPU的。 散热器传热底座与导热装置之间的间隙将CPU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片,最后由CPU散热器上的风扇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吹走。
风冷散热器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侧吹式散热器(塔式)、下压式散热器、被动式散热器(无风扇设计)。 这三种散热器的区别如下。
侧吹式散热器:
这种散热器矗立得像一座塔,所以又称为塔式散热器。 这种散热器一般是向一个方向吹,不会扰乱机箱内的风道,将CPU的热量直接从机箱后面的预留空间吹出去。 散热孔,这种侧吹式散热器适合搭建机箱风道,其冷却效果比下压式散热器要好。 也是很受用户欢迎的一种散热方式。 对于迷你主机来说,我们需要考虑塔式散热器的高度。 如果高度太高,超过了机箱散热器的高度限制,可能会导致无法遮盖机箱侧板。 因此,在选购塔式散热器时,首先要看看散热器对于机箱的高度限制。
侧吹式塔式散热器
下压式散热器:
下压式散热器,这种散热器风扇是向下吹的,一般高度比较矮,但由于散热器向下吹,会扰乱机箱的风道,适合发热量较低的平台,而且由于比平常的尺寸小而且不占空间,所以是迷你包的福音。 另外,由于空间的限制,组装好的一体机通常采用下推式散热器,无法采用塔式散热器。
下压散热器
无源散热器:
被动式散热器一般比较少见,但实际上是无风扇版本的散热器,依靠空气循环从散热片带走热量。 优点很明显,就是没有噪音,缺点也很明显。 散热性能并不理想。 适用于发热量低、功耗低的ITX迷你主机。 没有特殊需要。 一般情况下,这种类型的CPU散热器很少使用。 可供选择的产品很少。
无源辐射器
选择风冷散热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兼容性,兼容性包括平台兼容性和体积兼容性。 平台上的兼容性是指大多数风冷散热器可以同时支持intel和AMD平台,这是一个多平台扣。 不过,也有一些风冷散热器仅支持intel或仅支持AMD平台。 Intel原装散热器和AMD散热器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我们在购买散热器时一定要看看风冷散热器的适用范围参数是否兼容。 还有另一种体积兼容性。 由于一些高端风冷CPU散热器体积庞大且设计不佳,导致无法安装外围内存条和显卡,或者超出机箱的高度限制。 因此,我们必须看一下机箱的高度限制与散热器尺寸的高度相比,散热器是否已经超出了机箱的高度限制。
某型风冷散热器参数
材质,我们知道,铜的导热性能非常好,但是由于铜金属价格昂贵,成本太高,对于中高端散热器来说,底座和热管通常采用铜材质,而其他金属由铝制成。 但其实这样的设计是非常合理的,而且散热效果也比较好,因为铜材质的导热能力很强,而铝材质的散热能力很强,铝散热片和铜管是最佳搭配。
铜+铝散热器
热管,理论上来说,热管越多越好。 由于散热器的底座连接有热管,因此热管的数量也会影响导热能力。 例如,相对便宜的塔式风冷散热器只有两根热管。 会差一些,但是对于入门级电脑配置来说其实已经足够了,如下图。
两个热管
底座,散热器导热快与否取决于散热器与CPU处理器底座的接触面。 由于工艺不同,不同CPU散热器的底座也不同,高端散热器产品仍采用镜面。 底座是主要因素,所以很多玩家误认为热管直接接触散热器的性能不如镜底座,甚至有人认为镜底座是平的,所以性能就差了。好,但其实这些都是对散热器底座设计的误解。
镜座
翅片,通常散热器都是铝翅片,为了散热更快,一般来说翅片越多,翅片面积越大,散热越好。 翅片越厚,翅片越密,散热越差。
CPU散热片
灯光效果,至于灯光效果,就看你喜欢什么了。 有些人喜欢光污染,有些人不喜欢光。 散热器的灯光效果有LED单色光、RGB、ARGB等,这个与散热无关。 个人喜好 。
PWM智能温控风扇是什么意思?
相信大家在选购风扇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关于PWM智能温控功能的介绍。 PWM智能温控根据主板检测到的CPU温度自动调节风扇转速。 当温度突然升高、温度瞬间升高时,风扇也会加快转速来散热。 当散热冷却后,及时恢复到正常情况下低速的安静状态。
ARGB风扇是什么意思?
RGB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 RGB是指一个风扇同时只有一种颜色。 ARGB风扇比较先进,支持编程。 同时,风扇的每个灯珠可以实现不同的效果,可以实现流光。
穿Fin、扣Fin、折Fin是什么意思?
穿FIN主要是散热鳞片与热管(或其他导热介质)的结合技术。 与之相对的组合技术是回流焊、锡焊等,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组合技术。 具体来说,大概就是在刻度上打一个比热管直径还小的孔,然后用很大的机械压力将热管插入其中,使两者紧密结合。
扣片和折片是散热鳞片和鳞片的一种相对组合。 扣鳍是鳞片用刺刀扣在一起的。 这种方法可以使鳞片牢固并保持良好的等距关系。 折叠鳍是指鳞片以等距离的折叠方式分开或整体连接在一起并以整条长鳞片折叠。 处理起来会更加方便。 从这一点来看,扣鳍更加坚固。
风冷散热器推荐品牌:
九州风神、酷冷至尊、超频III、ID-、利民、猫头鹰、Antec、、,各有低端到高端的产品,其中九州风神、酷冷至尊、超频III、ID-这些品牌都比较主流。 猫头鹰定位高端风冷散热器,价格非常昂贵,但是散热效果确实不错。
2.水冷散热器
水冷散热器一般分为两种,即分体式水冷散热器和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两种水冷散热器的区别如下。
分体式水冷散热器
分体式水冷散热器对于DIY玩家来说技术含量较高,而且分体式水冷本身的成本也比较高。 由于安装非常复杂且耗时,因此会产生昂贵的安装费。 分体式散热器还存在因安装不当而造成液体泄漏的风险。 ,另外,后期需要增加冷却剂,所以只有一些发烧友电脑才会考虑,普通用户和主流玩家不需要考虑。 分体式水冷散热器由水冷头(块)、冷却液、水泵、管道、水箱、冷排等组成。
分体式水冷散热器的工作原理:水冷头的底部连接着CPU、显卡等设备的核心芯片(显卡也可以作为水冷散热器使用,但是工厂自带的风扇需要拆下来,对DIY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并且顶部通常有预留管道口,通过管道连接到散热器,然后将散热器连接到水水箱与冷排相连,刚刚带出的热量通过冷排排出,使CPU/GPU能够在合适的温度下工作。
分体水冷散热器安装后效果图
分体式水冷品牌推荐ek,下面有xspc、OCOOL,国内的有、、、boom、TT等。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由冷排和散热头组成,比风冷散热器稍好。 与分体式水冷散热器相比,在价格上也更加实惠,而且安装步骤也非常简单。 不用担心复杂的安装程序,后期也无需更换冷却液。 因为是一体化设计,所以不用担心漏液的问题。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出厂前已加注水冷液。 只需拧动螺丝即可完成安装,大大降低了CPU水冷散热的门槛。
有人测试过同价位风冷散热器和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的对比。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的效果与风冷散热器没有太大区别。 散热器就可以满足要求,玩家没必要一味追求水冷。
一体化水冷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推荐品牌:九州风神、酷冷至尊、ID-、海盗船、恩杰、乔思伯、爱国者、华硕、安钛克、TT、超频等。
无论是一体式还是分体式水冷,都有冷却散热器,冷却散热器分为120、240、280、360等规格。 比如我们购买了360规格的散热散热器,那么在选择机箱的时候一定要查看其是否支持360规格的冷排,以免造成无法安装的尴尬情况。
以上就是小白安装师傅分享的浅显易懂的水冷/风冷CPU散热器知识。 相信大家对于风冷和水冷CPU散热器都会有一定的了解。 对于普通用户和主流用户来说,选择风冷CPU散热器就足够了。 如果想要更好的散热器,可以选择一体式水冷散热器,追求凉爽和散热性能,对于1万元的发烧级电脑可以考虑分体式水冷散热器。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您。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