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国科学院第四届“科苑名匠”发布活动举行。 16个团队、4名个人荣获中国科学院第四届“科苑工匠大师”称号。

为积极响应中华全国总工会“大国工匠”品牌建设,培养选拔具有行业顶尖技术的技术创新先进典型,中科院工会举办第四届“科源名匠”评选活动”中国科学院发布活动。 获此殊荣的团队和个人,聚焦各自岗位,追求卓越,攻坚克难,为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天,获奖团队和个人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初心使命和科研之路。

校准时间什么意思_电脑怎么校准时间_时间校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级工程师洪一林。受访者提供

《北京时间》生成及维护团队:解决多项技术问题,提升《北京时间》性能

“北京时间”生成并维持着一支追求卓越的团队,为重要基础设施和行业提供精准时间。

长短波授时站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科学装置,是我国标准时间——“北京时间”产生、维护和播发的地方。 授时系统是这一大型科学装置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决定授时服务水平。 “我们的团队专门负责‘北京时间’的准时任务,因此,我们也被称为‘北京时间’的守护者。” 国家授时中心“北京时间”生成与维护组组长董绍武说。

他表示,40多年来,团队围绕提高《北京时间》性能,解决了许多科学技术难题。 目前团队管理的“北京时间”成绩在全球名列前茅,我国对国际原子时计算的重量贡献位居全球前三。 也就是说,如果北京时间有微小的变化,就会造成国际标准时间的一定波动。 ,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授时服务领域大国的影响力。

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的许多领域都离不开精密时间。 各个行业对时间精度的要求不同,从秒到毫秒、微秒、纳秒等,没有止境。 例如,高铁的调度和管理需要秒级或毫秒级的精度; 而卫星导航等太空活动则需要纳秒级(十亿分之一秒)的精度。 “为通信、导航、电力、基础科学研究等国家所有重要基础设施和行业提供精准时间,是我们团队工作的意义所在。” 董绍武表示,未来他和他的团队将持续及时生成和维护领域主播。 立足国际前沿,用实际行动践行“时间守护者”的神圣称号。

低碳催化及工程研究团队:数十年专注煤炭清洁利用

碳原子数在2到4之间的烯烃称为轻质烯烃。 它们看似普通的白色颗粒,但却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 低碳烯烃一般不直接用于人们的生活,但可以生产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单体。 它们还可以合成精细化学品,如洗涤剂、药物、染料和香料。 重要原料或中间体在现代有机化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传统工业方法中,主要以石油馏分为原料生产,但我国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已达70%。 如果能够以我国丰富的煤炭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不仅可以缓解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同时还可以有效弥补弥补现有石油加工和石化行业的结构性缺陷,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刘忠民院士领衔的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团队几十年来专注于煤炭清洁利用,不断追求技术变革。 他们带着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在工厂安营扎寨,终于迎来了DMTO万吨级工业试验的成功。 他们为全球首个煤制烯烃装置项目提供了国内唯一技术,使我国率先在煤制烯烃核心技术和产业应用上实现“零”突破。

洪一林:拥有30多年衍射光学研发经验

洪一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级工程师,始终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长期从事衍射光栅研究。 他在衍射光学的开发方面拥有 30 多年的经验。

1991年,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一期工程向英国订​​购光栅。 等了四年,交付时间还很远,眼看就要影响工程验收了。 他和他的团队奉命接手这个棘手的问题。 晚上,电压稳定,环境干扰少的时候,他们在半夜做全息曝光实验,然后白天继续蚀刻实验。 经过三个多月的日夜奋战,这项任务终于顺利完成,保证了项目的顺利验收。 “此后,为了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我们成功开发了闪耀光栅、双频光栅等各种光栅。”他说。

2009年,团队开始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大型光栅研究任务,目标是研制孔径脉冲压缩光栅。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脉冲压缩光栅直径只有900mm左右。 经过多年研究,团队已完全掌握孔径光栅研制的全部关键技术。

2023年,我国“神光”重大升级工程,进口脉冲压缩光栅在即将交付时遭遇禁运。 研究团队从接到紧急研究需求到交付4×350mm光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保证了项目验收和装置的长期运行。 该装置实现了8皮秒脉宽的1035焦耳高能激光输出,帮助我国高能激光系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23年,他们首次研制出世界最大×420mm孔径脉冲压缩光栅,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2023年到现在,我们还在不断提高光栅的性能,我们的光栅也将被用于许多国家的重大科学项目中。”

中国科学院第四届“科苑名匠”名单

1.中国科学院第四届“科苑名匠”(个人)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

邓飞 武汉病毒研究所国家病毒资源库主任、研究员

于成群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拉萨站执行主任、高级工程师

洪一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级工程师

常爱民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2.中国科学院第四届“科苑名匠”(团队)名单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大豆功能基因组与分子设计育种团队

紫东太初自动化研究所大模型团队

电工学院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线性驱动技术研究团队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研究团队

信息工程学院电磁空间安全研究组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工程研究所细菌铸件科学设施团队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及工程研究团队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空间X射线-极紫外光学研究团队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激光器研发团队

上海天文台氢钟团队

紫金山天文台“夸父一号”科学与HXI团队

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探测技术研究组

光电技术研究所深空探测彩色相机团队

国家授时中心“北京时间”生成及维护小组

近代物理研究所大电流高功率超导质子直线加速器研究团队

大白学堂电子光学研发团队

新京报记者 张璐

范怡静编辑、李立军校对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