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关注手机的人都应该注意到这样的趋势。
如今,智能手机中国产零部件越来越多。
(华为Mate 30 Pro拆解源码)
而且,厂商甚至不满足于从国内供应商采购,开始研发自研芯片。
这些人之前已经告诉过你很多了。
我相信在未来的智能手机中,我们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零部件由我们自己研发和生产。
但是,如果我们专注于计算机领域呢?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国产产品是真正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而不是贴牌或组装。
可能大家还不是很清楚。
但如果季哥告诉大家,我们不但有完全独立的硬件,而且还可以组装一台性能可用的电脑呢?
有人觉得奇怪吗?
好吧,让我们实际一点吧。
假设机哥想要组装一台真正的国产神机,他应该选择什么配置呢?
CPU和芯片组
近两年来,Intel和AMD在CPU上的争斗非常激烈。
事实上,我们自己的CPU也在慢慢发展。
而且已经有一些产品确实有效。
例如兆芯最新的KX处理器。
16nm工艺,主频2.7GHz,多核性能大约是五年前i5 7500的水平。
主板芯片组也由兆芯自主设计,完全兼容当前x86架构的整个生态系统。
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使用的计算机生态系统。 Intel和AMD都是基于x86架构的。
其他方面也没有什么缺点。 它还集成了核芯显卡,影音办公使用问题不大。
安装系统和各种生产力软件都没有问题,甚至可以玩CS 1.6。
说起兆芯的X86授权,还是有些波折的。
季哥查了很多资料,给大家简单解释了一下。
早年,一家芯片公司Cyrix曾被英特尔起诉侵权。 经过一番法律斗争,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双方签署了专利交叉授权,其中包括x86架构的授权。
随后台湾VIA收购了Cyrix,x86授权被继承。
威盛还和上海兆芯成立了合资公司,所以兆芯也有x86授权,确实很复杂。
除了兆芯之外,获得AMD ZEN1架构授权的海光也在走这条兼容之路,只不过专攻服务器市场。
但大家也看到了,虽然是自主研发,但是专利授权还是要受制于别人的。
如果不想被别人控制,就得从头开始开发自己的指令集架构。
于是就有了采用自主开发指令集的龙芯CPU。
至于性能,龙芯处理器的水平大概与五年前的英特尔i5持平。
主要原因是频率比较低,只有2.3GHz-2.5GHz。
虽然这个性能不是很强,但是也完全够用了。
现在也可以购买搭载龙芯的笔记本产品,但价格确实不是很有吸引力。
此外,为了解决兼容性问题,龙芯还开发了二进制翻译系统,未来可以运行x86和ARM架构的应用程序。
季哥,你翻译一下的话,是可以配合 App使用的。
这种做法与苹果系统类似,也是解决兼容性问题的主流方法。
总之,就桌面级CPU而言,国产其实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包括基于ARM架构的飞腾、鲲鹏,以及基于Alpha架构的神威。
由于篇幅限制,季哥就不一一介绍了。
内存和SSD
与CPU相比,存储芯片方便得多。
首先,在内存方面,我们实力最强的选手是长鑫存储。
注意,内存品牌和内存颗粒厂家不是一回事。
市场上常见的内存品牌,如金士顿、海盗船等,实际上使用的是三星、美光、海力士三大巨头生产的颗粒。
所谓颗粒就是焊接在记忆棒上的DRAM芯片。
内存制造商只需将它们组装在一起,然后添加酷炫的冷却背心或 RGB 灯光效果即可将性能提高 300%。
而大部分利润都被DRAM厂商拿走了。
他们就是我们熟悉的三巨头。 季哥之前也讲过他们奇葩的涨价理由。
但这一次,我们不再害怕。
我们有自己的DRAM制造商,性能大约是三巨头的一半。
例如,目前主流的DDR4内存条常见频率为2666和3200。
我们国产内存基本都覆盖了,甚至在价格上还有优势。
现在正赶上DDR5升级,我们或许可以加快脚步,冲击第四大DRAM厂商的地位。
对于类似技术的存储芯片,我们还有长江存储。
这个名字对你来说可能有些陌生。
但事实上,很多人都实际使用过它生产的闪存芯片。
因为长江存储也是华为的供应链厂商之一。
他们生产的64层256Gb NAND闪存用于华为Mate 40系列手机。
这里季哥提到了“64层”这个词,其实就是NAND闪存厂商技术的实现。
其实层数很容易理解。 对于闪存来说,当然是容量越大越好。
但芯片面积就这么大,所以必须堆叠层数来增加容量密度。
长江存储目前最先进的工艺已达到128层,性能水平已赶上国际主要厂商。
但国际主要厂商数量已达到176家水平,我们还要继续加快步伐。
独立显卡
季哥已经推出了国产CPU、内存、固态硬盘。
接下来就是游戏玩家最关心的显卡了。
毕竟这两年显卡市场比较混乱,季哥也想拥有自己的国产显卡。
季哥的梦想虽然有点困难,但确实已经在路上了。
国内第一家推出自研GPU的厂商是景嘉微。
显卡是几年前推出的,主要是为了适配龙芯、飞腾等国产CPU。
性能方面,它对标GT640,GT640被PC界称为“亮卡”。
忘掉3D性能吧,这是一款物理上“防沉迷”的显卡。
后来景嘉微还发布了实验版的JM9,参数要好很多,主频1.5GHz,显存8G,显存带宽128GB/s。
去年年底,他们正式发布了JH920,基本上就是JM9的量产版本。
性能大概比 GTX 1050稍弱一些,但功耗只有30W。
除了景嘉微之外,最近还有两家公司发布了国产显卡。
一种是芯动科技的风华一号,有两种型号:AB。
根据官方的说法,这两者的理论性能分别接近RTX 2060和RTX 2080。
不过,目前姬哥还没有看到该机的详细实际测试。
不过同心UOS系统有适配认证。 风华1是他们迄今为止测试过的跑分最好的国产GPU。
另一家公司是 Moore 。 其创始人张建中背景雄厚,曾任全球副总裁。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布了三款产品,其中桌面版是MTT S60。
具体参数我还没找到,但是基本上所有的图形API和主流解码器都支持。
他们也非常重视显卡的软件生态系统,并且非常有野心。
最后,这两家公司的新显卡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对于我们国产CPU和系统的支持绝对是没话说的。
季哥实在是太期待了。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组装一台纯家用的电脑了。
机哥给了我一套配置。 CPU和主板可采用龙芯及相应的芯片组。
内存由长鑫存储生产,固态硬盘由长江存储生产。
这是另一款景嘉威显卡。
在操作系统方面,国内有很多基于Linux开发的产品。
前面提到的UOS就是代表。
它可以使用Linux应用程序、运行移植软件以及运行应用程序。
一些常用的软件已经有了,已经达到了有用的门槛。
甚至还提供了两套桌面UI设计,帮助Mac用户快速上手。
也许这样的电脑性能可能不是很好,而且性价比也可能不高。
不过,季歌对他们还是很看好的。
毕竟计算机市场还有很多细分领域,对性能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比如工业用的。
并不是每个市场都有很高的性能要求,这给了我们自己的计算机行业一个喘息和迎头赶上的机会。
不管现实多么骨感,梦想还是要有的。
对于国货,季哥一直都是同样的态度。 有钱的养自己的钱,没钱的养自己的生意。
让子弹飞一会儿,总有一天国货会让大家大呼“真好吃”。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