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9日,上海兆芯集团发布了面向桌面市场的KX-6000系列和面向高性能服务器市场的KH-30000系列X86处理器。 最新的处理器采用16nm工艺,配备8个三核高性能处理器,CPU频率高达3.0GHz。 据说整体性能超过了Intel Core i5-7400处理器。
那么Intel i5 7400是2023年第一季度发布的产品,采用14nm工艺,四核四线程设计,默认主频3.0GHz,睿频3.5GHz。 就这款产品的性能而言,目前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 那么兆芯的X86处理器的性能超过了i5 7400,如果相关配套设备能够跟上,尽管目前美国对国内科技公司存在歧视,但它还是会有一定的市场的。
它从何而来
那么兆芯的X86从何而来呢? 要知道X86目前的两大巨头就是Intel和AMD。 如果是来自于两者的授权和技术,无疑意义不大,因为根据相关协议,你可以被限制在某一代产品上。 就像IBM的玻璃硬盘推出时一样,直到其生命结束时它仍然是80GB玻璃硬盘。 没有进一步的改善。 本质上,它只是由授权制造商销售的。
事实上,兆芯的英文名称是VIA(威盛联合半导体)。 公司国资委控制80%股权,台湾威盛控制20%股权。 从法律角度看,这只是股权变更。 台湾这家公司的名称由上一家改为“威盛电子”。 大股东变成了小股东。
过去,威盛也是与英特尔、AMD竞争的厂商。 威盛是除Intel和AMD之外唯一一家拥有X86架构授权的公司。 曾被称为“台湾英特尔”。 它的产品性能不如英特尔,但其特点是低功耗和安全。 当然,便宜也是一个特点。
而且,威盛曾经是全球最大的主板和南桥芯片制造商。 后来,它因许可问题与英特尔告上法庭。 两人最终在2003年达成和解,英特尔赔偿威盛一笔资金,威盛退出主板芯片领域。 另外,威盛还拥有GPU的知识产权,这就是HTC在2011年购买的S3,然后转售给威盛。
所以其实VIA在迷失人群中还是很厉害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VIA过去的辉煌。
市场可能性
既然你做出了产品,当然要卖掉它。 既然要卖,就得看看市场在哪里。 如果要和Intel、AMD现有的市场竞争,我只能说肯定是鸡蛋碰石头,绝对没有机会。 据说单核性能与i3差不多,而FX系列的单核性能优于i3。
如果单核性能不好,很多桌面应用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游戏。 因此兆芯想要进入目前主流的X86市场并不容易,这里仅简单考虑性能问题。
好在多核性能超过了i5 7400的水平,所以在性能方面,在办公等方面都能满足。 就庞大的中国市场而言,总会有一些市场留给兆芯。 其实主要是那些政府和其他单位内部会先使用,等技术成熟发展起来再突破。
概括
兆芯的X86处理器还是很有意义的。 毕竟这是国人掌控的技术,性能部分也提升了不少。 至少可以满足大部分办公需求。 这也为后续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希望国产X86芯片越来越好。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