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赵思瑞
来源 | 投资者(ID:)
“美的”再次IPO。
投资者网获悉,美的集团拟分拆旗下供应链服务公司安德智联在A股市场上市,并计划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今年以来,美的集团在资本市场大显身手:一是美的集团计划赴港IPO,实现“A+H”双上市格局。 紧接着是“A to A”计划,旗下两家子公司美智光电、安德智能相继传出上市消息。
此前,美的已拥有美的集团、美的地产、盈峰环境、和康新能源等多家上市公司。 目前,该公司正分拆两家子公司,启动A股IPO。 这意味着,81岁的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或将迎来一轮又一轮IPO。
一
公开信息显示,安得智能成立于2011年,长期以来是一家为美的集团提供家电物流配送服务的“企业物流公司”。
从股权结构来看,美的智联持有安德智联73.85%的股份,美的智联是美的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股权穿透后,安德智能的最终实际控制人为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
安德智能成立之初,美的集团就全面推进“T+3”模式改革。 按照“三天收单、三天保料、三天生产、三天发货”的模式,从传统的按库存生产,过渡到更敏捷的按单生产。 安德智能作为“T+3”模式的重要践行者,以“企业物流”的角色为美的集团提供服务。
由于美的集团的供应体系非常复杂,灯塔工厂、经销商、专卖店遍布全国,通过贯穿美的的分销体系,安德智能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兼容大部分产品的“一包货”解决方案。 其他分发场景。 在此过程中,安得联通也形成了相应的软硬件能力架构框架和运营管理体系。
在内部支撑服务方面,安德智能深入推进渠道物流改革,全面推进B2C物流能力建设,根据用户需求、大数据分析和数据建模算法优化整合仓储网络布局,推动拓展业务。统一仓储和统一配送的业务模式。 到零售店。
安德智能根据当前物流供应链趋势,提出“1+3”供应链服务模式。 其中,“1”表示“全链接”; “3”是指“一托盘货物”、“配送装车一体化”、“生产物流”三种服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3年,安德智能就加速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型,对外业务快速增长。
2023年7月,美的集团披露了安得互联经营业绩。 截至2023年,安得通业务总规模达118亿元,对外业务占比超过50%。
数据显示,2023年,安智联对外业务占比预计将超过60%; 到2025年,安智联对外业务占比预计将达到80%,业务总规模将达到300亿元。
有鉴于此,有行业分析指出,如果安得通能在2023年实现营收300亿元,其市值可能在4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
据安德智联官方账号显示,2023年,安德智联营收将突破112.87亿元,外部客户占比55%; 2023年上半年,安德智联纯对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5%。
截至目前,安德智联在全国拥有29家分公司、136个配送中心、3000个送货安装网点、1500个前置仓、30000多名安装工程师。 具有整合B2B和B2C分销配送的能力。 拥有成熟线路近20万条,配送网络覆盖3.9万个乡镇,覆盖全国乡镇99.1%。
如今,安德智能已为家电、3C数码、快消品等行业3000多家品牌企业提供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和服务。 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原厂配件工厂——成品——统一仓储配送——全国范围内“配送到店”,包括直接To C全链路综合供应链服务商。
事实上,从“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的布局并不是美的集团的首创,比如海尔的日日顺、富士康的准时达、联想的联盛智达、TCL的速必达等,都是由物流部门转型而来的物流公司。的制造企业。
但制造企业在物流方面面临诸多挑战,难以“脱颖而出”。 可见,安得智能网络能走到今天,达到冲击A股IPO的阶段,除了有美的集团的支持外,也离不开其自身的努力。
经过多年的布局和发展,安智联已从美的集团的“企业物流”升级为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 这也意味着AND智联已经从幕后走到台前,正在合法地进行社会化经营。 届时,有望成为美的新的增长引擎。
不过,安得智能虽然面临分拆,但仍为美的集团年度近3000亿元订单提供集仓储、配送、配送于一体的端到端供应链服务。
二
事实上,今年以来,美的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
今年8月9日晚间,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正在就境外发行证券(H股)上市进行前期研究。 在符合境外监管机构相关要求的前提下,预计发行完成后拟发行规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
目前,美的集团总股本为70.23亿股。 以此计算,本次发行H股数量不会超过7.8亿股。 如果成功在港股上市,美的集团将实现“A+H”双重上市格局。
据媒体报道,美的集团已选择美国银行和中金公司来办理香港上市,但不排除增加更多银行,并寻求最早于2024年在香港上市。
回想十年前,美的集团成功登陆深交所主板,成为A股市场重要的白色家电龙头。 今天,美的集团在香港联交所发起IPO。 可谓“十年磨一剑”。 现在是拔剑的时候了。
对于赴港上市的原因,美的集团在公告中表示,此举是“基于公司深化全球战略布局的需要”。 拓展海外市场、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者被视为美的集团影响H股的核心原因。
美的集团作为妇幼熟知的家电行业领军品牌,多年来在国内家电行业一路顺风顺水。 但大势之下,美的集团不得不面对主营业务增速放缓的现实。
事实上,美的集团近年来一直在制定“全球突破”战略。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美的集团在全球拥有约200家子公司、35个研发中心和35个主要生产基地,员工超过16万人,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美的集团在海外拥有20个研发中心和18个生产基地,占比约57%和51%。 他们遍布十多个国家,拥有约3万名海外员工。
海外市场成为推动美的集团业绩增长的关键。 2023年,美的集团海外营收将达1426.45亿元,同比增长3.63%,占营收比重41%。 海外业务毛利率为23.58%,较2023年提升1.83个百分点。
美的集团赴港上市好处多多。 从筹集资金的角度来看,H股上市有助于全球化战略下潜在的海外并购和资本支出。 从激励角度来看,H股上市有望实现更好的全球激励机制。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H股上市有望吸引更多的全球投资者。
除了推动美的集团赴港IPO外,美的还启动了“A to A”计划。 今年4月,创业板再次受理美智光电的申请,并于5月启动询价程序。 本次IPO,美智光电计划募集资金5.0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美智光电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照明及智能前端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其主营业务为照明业务,产品主要使用美的商标进行销售。
据披露,美的集团直接持有美驰光电50.00%的股份,并通过其全资子公司美的创投间接持有美驰光电6.70%的股份。 直接和间接控制美驰光电56.70%的股份,为美驰光电控股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美智光电的IPO之路并不顺利。 早在2023年7月,美的集团就宣布分拆子公司美智光电在创业板上市。 当年9月,美的集团披露了美智光电在创业板上市的计划。
2023年6月,创业板接纳美智光电。 然而,2023年7月,美智光电主动撤回IPO申请。 今年4月,美智光电重启创业板IPO。 至于后续走势,还有待观察。
在美智光电IPO过程中,美的集团再次启动“A分拆A”计划,拟分拆子公司安德智联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一场又一场的IPO大戏,意味着美的的资本版图日益壮大。
三
俗话说,兄弟打虎,父子上阵。 美的系的崛起,离不开何享健、何剑锋的努力。
公开资料显示,何享健出生于1942年,是美的集团创始人。 从1968年美的集团前身创立到1993年美的集团在A股上市,25年来何享健经历了外界难以想象的艰辛。
2012年,何享健辞去美的集团董事长职务,但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虽然从工作一线退休,但何享健并没有完全放弃工作。 相反,他专注于资本运作,儿子何剑锋是重要的帮手。
近年来,何享健在资本市场屡有动作。 2023年、2023年,他先后通过并购收购了和康新能、万东医疗两家上市公司。 今年5月,他成功收购科鲁电子。
都说“虎父无狗子”,何享健在资本市场运筹帷幄,而他的儿子何剑锋可以说是最出色的。 目前,何剑锋拥有盈峰环境和百纳千城两家上市公司,他对资本的掌控能力也让人难以接受。 低估。
A股上市公司汇通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何前昌是何享健的女儿。 从广义上看,汇通股份也可以被视为美的上市平台的一员。
2023年10月,从美的集团分拆出来的美的地产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正式进军国际资本市场。 美的的首都版图已初具规模。
今年以来,美的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 除了推动美的集团实现“A+H”双重上市外,还启动了两项“A分拆A”计划,计划推动旗下子公司美智光电和安德智联A股上市。
除了上市公司,美的集团还收购了多家企业,比如库卡集团、美控智慧环境、天腾动力、菱王电梯、东芝白电等,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名字也会出现在团队冲刺中首次公开募股。
毫无疑问,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美的系的规模得到了显着提升,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81岁的何享健依然精神矍铄。 他带着孩子一起去上班,可能会获得一笔又一笔IPO的回报。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