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 6319 字,阅读时间为 11 分钟。
今年的CPU市场热闹非凡,新品频出。 新年伊始几天,英特尔就发布了第七代酷睿处理器 Kaby Lake。 AMD的新Zen架构终于在3月份问世了。 Ryzen系列处理器让英特尔措手不及。 6月,英特尔在台北电脑展上推出了全新的HEDT平台。 -X和-X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产品,可以满足不同的人。 如今8月份,AMD的HEDT平台也来了,随着Ryzen的到来,AMD宣布将回归高性能桌面平台,不会让Intel垄断这个市场。
AMD的Ryzen 7处理器已经是8核16线程的产品。 核心数量远超Intel主流的LGA 1151平台只有四核。 直接威胁对方的HEDT平台。 不过,Ryzen 7距离真正的HEDT平台还有一段距离。 是的,只有双通道内存,实际可用的PCI-E通道只有20个,扩展能力有限。 它无法与英特尔的 X299/X99 平台竞争,因此 AMD 现在必须拿出自己的 HDET 平台和 Ryzen 处理。该处理器除了拥有最多 16 个核心之外,还拥有四通道内存和 60 个可用 PCI-E 通道,这足以与英特尔竞争。
AMD Ryzen目前确认将推出三款型号,分别是16核Ryzen 1950X、12核Ryzen 1920X和8核Ryzen 1900X。 前两款将于今日上市,已成为当前消费市场最受欢迎的车型。 唯一可以买到的16核和12核处理器,英特尔的16核处理器要到9月25日才能上市,Ryzen 1900X要到8月31日才能上市。
Ryzen 处理器规格一览
Ryzen处理器将使用新的TR4接口。 CPU上不再有针脚,将被与Intel相同的LGA取代。 所有Ryzen处理器都有64条PCIE通道和4条DDR4内存通道,并且可以随意超频。 ,TDP均为180W。
Ryzen 1950X 是一款 16 核 32 线程处理器,具有 32MB 三级缓存。 默认频率为 3.4GHz,可提升至 4.0GHz。 可加装XFR,售价8499元;
Ryzen 1920X 是一款 12 核 24 线程处理器,具有 32MB 三级缓存。 默认频率为 3.5GHz,可提升至 4.0GHz。 可加装XFR,售价6999元;
Ryzen 1900X 是一款 8 核 16 线程处理器,具有 16MB 三级缓存。 默认频率为 3.8GHz,可提升至 4.0GHz。 可以添加 XFR。 价格为 549 美元。 国内售价尚未公布。
X399主板搭配Ryzen处理器。 事实上,X399芯片组的规格与X370类似,只不过比X370多了两个SATA 6Gbps接口。 其他的基本都一样,只是主板有很大不同,因为CPU提供的可用PCI-E通道数量增加了一倍,双通道内存变成了四通道内存,扩展能力暴涨。
虽然X399芯片组只有8条PCI-E 2.0通道,有点让人失望,但Ryzen可以提供60条可用的PCI-E 3.0通道。 PCI-E通道总数与Intel X299平台的最大值相同,均为68个。但AMD X399平台上的分布显然更加合理。 现在的X399主板基本上都是利用CPU的48个PCI-E通道做成4个PCI-E x16插槽,剩下的12个可以做成3个M.2或U.2接口以及主板上的8个PCI-E 2.0主板芯片基本上都是用来做无关紧要的PCI-E x1或x4接口,或者扩展其他设备。 Intel的X299主板这次兼容了三种不同的CPU PCI-E通道数,因此大多数X299主板只将CPU的PCI-E通道用作PCI-E x16插槽、M.2和U。端口2直接使用PCH。不过如果这样做,延迟会明显大于直接连接CPU,而且DMI 3.0总线的带宽不足很容易成为瓶颈。 说实话,X299主板在这方面不如那些新的X99。
至于Ryzen处理器的内部,我想大家应该都清楚,这款产品的内部与AMD目前服务器上的EPYC是一模一样的。 里面有四个Die,但是有两个Die没有打开。 一个 Ryzen 核心有 8 个物理核心,两个 Die 加起来就是 16 个核心,两个 Die 互连来交换数据。
AMD的做法其实有点像将双通道系统封装到CPU中,只不过通信是通过内部总线进行的,所以延迟比真正的双通道系统要低很多。 然而,无论总线的通信延迟有多低,其通信延迟都会大于CPU芯片内部总线的通信延迟。 AMD的这是一种妥协,因为制造大核心Die太困难了,而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产品良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服务器使用的EPYC内部有四路互连,而Ryzen只有两路互连,结构简单得多。
另外,Ryzen使用的Die并不是EPYC,而是桌面Ryzen处理器中最好的5%。 超频能力普遍优于目前的Ryzen处理器。 当然,另外两个没有开启的核心应该也比较特殊。 我选了它们。 我个人猜测这些是有缺陷的核心。 AMD将它们放入CPU中是为了平衡设计。 它们没有通电,因此您甚至无法考虑打开核心。
锐龙 1920X 处理器拆箱
我们来看看Ryzen和Core的包装,最外层是防震泡沫材料,CPU隐藏在最深处的实心塑料盒中。 光看包装,AMD确实领先于Intel。
侧面还有一张纸质包装胶带,拆箱前需要撕掉。
CPU被密封在里面。 按照提示旋转即可解锁,但必须先将外层泡沫去掉。
我们先来看看里面的配件。 有一把六角螺丝刀,用来拧开主板上的CPU卡扣。 纸盒内有一大一小两张 Ryzen 贴纸。 盒子里没有散热器,只有通用散热器。 水冷扣兼容市面上很多一体式水冷设备。
“一个碗”
CPU 存放在这个坚固的盒子中
拆卸上盖时,先取下金属卡扣,然后捏住两侧的塑料卡扣即可拆卸。
外面的橙色塑料壳并不是用来保护CPU的。 这是CPU安装导轨。 没有这个东西,CPU就修不了。
Ryzen 背面没有引脚。 它们已更改为 LGA 触点。 可以看到背面对称地分为两半。
滑轨两侧有小卡扣,用于固定CPU。
CPU一角的安装指示标记
你可以感受到Ryzen的尺寸…
“我秃了,但我变得更坚强了。”
锐龙安装教程
Ryzen 可能是消费市场中安装步骤最复杂的处理器。 其他CPU无需工具即可安装。 要安装 Ryzen,您必须获得工具。 请查看CPU插槽。 其上有三颗六角螺丝。 拧开它。 他们可以打开带扣。
到这里你就知道CPU包装里的六角螺丝刀是做什么用的了。
打开最上面的带扣。 第二层是CPU安装导轨,带有引脚保护盖。
拿起中间的滑轨,你会发现最下层有一个防护罩。 这是一个真正的封面。 主板针脚保护良好。
这里总共有4094个引脚,密密麻麻的。
安装CPU时,请将CPU沿着导轨滑至底部。
先将CPU盖在插脚上,再盖上卡扣
最后拧紧三颗螺丝就完成了
这是我们的Ryzen 1920X处理器的拆箱和安装视频:点此观看
创作者模式和游戏模式
Ryzen 有两种预设模式:创作者模式和游戏模式。
由于Ryzen特殊的内部双通道系统设计,在处理器线程调度和内存访问方面都有普通处理器所没有的特殊模式。 当你打开新版本的Ryzen软件时,可以看到内存访问有两种模式:分布式和本地。 有一个用于旧兼容模式的开关。
模式采用分布式内存访问模式,关闭传统兼容模式。 这是 Ryzen 的默认模式。
分布式内存访问模式将系统置于统一的内存访问配置中,该配置优先考虑所有可用内存通道的内存事务的均匀分布。 这种模式可以实现更高的内存带宽,但是访问延迟会比较大。 适合需要较大内存带宽的数字创作软件。
游戏模式使用本地内存访问模式,遗留兼容模式开启
本地内存访问模式将系统置于非统一的内存访问配置中,这允许每个Die优先使用连接到自己的内存控制器的内存。 当内存容量不够时,会拓扑使用另一个Die上的内存。 本地模式内存带宽没有分布式模式高,但延迟会大大降低,更符合游戏的需求。
至于传统的兼容模式,开启后,你会发现一半核心不见了,而且Die的一个物理核心被隐藏了,因为AMD发现逻辑核心数超过20时,一些老游戏无法启动目前已发现的包括《DiRT Rally》、《Far Cry 》和《Far Cry》。
而且,大多数游戏都无法使用这么多核心。 Ryzen中两个Die之间的通信延迟肯定会大于核心中两个CCX之间的通信延迟。 当系统分配过程不当时,性能可能会变差。 有些游戏启动传统兼容模式后性能会得到提升,因此Ryzen中的游戏模式会开启传统兼容模式和本地内存访问模式。
测试平台及说明
Ryzen 1920X是一款十二核处理器,它的对手只能是英特尔目前最强的酷睿i9-7900X。 测试平台Ryzen 1920X使用华硕ROG主板,Core i9-7900X使用技嘉X299 AORUS 7主板和散热器。 它是Tt Floe Riing 360 RGB一体式水冷,内存为四根G.Skill 8GB DDR4-3200,电源为先马钛金800W,显卡为技嘉AORUS GTX 1080 Ti。
锐龙 1920X 测试平台
华硕ROG主板
基准性能测试:AVX-512没有它依然是朋友
基准性能测试都是测试处理器计算能力的项目,包括2023 SP1、、、CPU测试。
在2023年的测试中,计算处理器的整数测试使用AVX2指令集,浮点测试使用AVX指令集。 Ryzen 1920X的整数能力与Core i9-7900X类似,浮点能力更好。 然而,多媒体测试Core i9-7900X利用了AVX-512指令集,并显着优于对手。
内存带宽测试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Ryzen 1920X的分布式内存访问模式和本地内存访问模式的区别。 创作者模式采用分布式模式,游戏模式采用本地模式。 可以看出,分布式内存带宽相当高,而本地模式的内存延迟要低得多。 每个都有自己的优点。
在这次单线程测试中,酷睿i9-7900X在3.0的帮助下可以将频率提升到4.5GHz,而Ryzen 1920X在XFR的帮助下只能达到4.2GHz。 另外,单核性能也不如对手,差距还是蛮大的。
单线程测试结果其实并没有那么明显。 不过,不知道多线程测试的结果怎么样。 已经有很多次都是这样了。 运行Ryzen 7 1800X时,测试结果为5.156秒。 Ryzen 1920X的提升太小了,感觉应该是两个内部Die之间的通信延迟造成的。
物理测试可以用来测试CPU的性能。 Ryzen 1920X 在 DX11 测试中稍胜,在 DX12 测试中稍稍失利。 事实上,两者之间的差距确实很小。
办公和创意软件测试:更多核心意味着更强
我们之前测试Core i9-7900X时,发现这些拥有大量核心的处理器在数字创作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我们将主要测试这些项目,包括10项完整测试和8项应用测试。 、R15和2.78c渲染软件,X264 FHD用于测试视频压缩能力,7-Zip测试文件压缩和解压缩能力。
Ryzen 1920X在10分测试中基本输给了Core i7-7900X。 在这么多的测试项目中,只有照片编辑这个小项目获胜。
在 8.8 应用程序测试中,Ryzen 1920X 在负载较少的 Word 和 Excel 测试中略微输给了 Core i9-7900X。 它赢得了所有其他测试项目,多两个核心的优势此时就发挥了作用。
R15基于MAXON的动画软件4D。 用于3D内容创建,可以测试处理器的3D渲染能力。 这类软件基本上都支持多线程并行处理,所以基本上核心越多,优势就越大。 Ryzen 1920X的单线程性能不如对手,但多线程能力更好。
它是一款开源跨平台一体化3D动画制作软件。 它使用测试工具进行渲染测试。 Ryzen 1920X的单线程性能与Core i9-7900X有明显差异,多线程性能则比较接近。
我们直接用264 FHD来代表视频压缩软件。 本次测试中,锐龙1920X的渲染速度为56.6fps,酷睿i9-7900X的渲染速度为52.7fps。
7-Zip内置测试工具显示,Ryzen 1920X在压缩文件方面的速度不如Core i9-7900X,但解压速度要快很多。
内置基准测试测试文件压缩性能。 与7-Zip一样,Ryzen 1920X的文件压缩能力远远落后于Core i9-7900X。
游戏性能测试:游戏模式不一定有改善
既然AMD为Ryzen设置了创造者模式和游戏模式,那么我们来尝试一下,看看这两种模式有什么区别。 下表中标注的是游戏模式,未标注的是创作者模式。
Ryzen 1920X和Core i9-7900X的游戏性能可以说是互不相容。 他们在《巫师3》和《全境封锁》中获胜,但在其他项目中失败了。 另外,游戏模式对性能的提升并不大。 显然,一些对CPU要求较高的项目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毕竟CPU数量从12个减少到了6个,如果游戏对多线程优化得很好的话,真的会起到反作用。
超频、温度、功耗测试
由于时间紧张,我们这次只是做了简单的超频。 目前比较靠谱的方法是使用1.35V电压超频到3.9GHz。 如果进一步超频,温度就会成为问题。 这个温度不是指CPU核心的温度。 温度,超频后Ryzen 1920X的核心温度还是控制得比较好。 可以看到里面显示的105度是CPU二极管的温度,就是CPU背面的一堆东西。 我还没想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Ryzen 1920X的待机功耗高达90W,几乎是Ryzen 7 1800X的两倍。 毕竟里面有两个Die。 它们在待机时不会关闭,因此功耗较高。 如果以默认频率运行AIDA 64 FPU测试,核心将运行在3.7GHz,核心电压为1.225V。 此时平台功耗为251W,远低于Core i9-7900X。 Intel的大核心看起来功耗很大。
Ryzen 1920X虽然是12核处理器,但其温度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待机温度为30.3℃,满载温度为68℃。 CPU用的焊接比隔壁用的硅脂要良心多了。
Ryzen存在的意义?防止Intel垄断HEDT市场
读完评论后,那些希望看到 Ryzen 1920X 击败 Core i9-7900X 的人可能会失望。 他们最多只能打平,但上面还有锐龙1950X,性能肯定比酷睿i9-7900X更好。 好多了。 虽然Intel将推出更多核心的Core i9处理器,但它们的到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Ryzen的出现让Intel无法垄断高端发烧平台,而这些高端CPU的价格也不允许Intel涨价。 可以看到,英特尔酷睿的价格贡献不可或缺。
AMD曾表示,Ryzen的用户主要是开发者、研究人员、影视创作者和4K游戏爱好者。 前三者需要Ryzen这样的多核处理器来提高工作效率,而4K游戏爱好者则需要强大的X399平台。 扩展能力打造多卡平台,满足4K游戏的显卡性能需求。 对于使用1080p和2K分辨率显示器的玩家来说,Ryzen的游戏性能实际上并不比普通的四核处理器好。
Ryzen 1920X的性能只能与Core i9-7900X持平,但价格却更低。 官方售价为6999元,已经低于酷睿i9-7900X的7499元。 现在京东依然有售,售价50元。 人民币值600元,但实际售价只有6449元,X399平台的扩展能力其实比Bar更好。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