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位cpu_英特尔最后一代32位cpu_32位cpu

英特尔最后一代32位cpu_64位cpu_32位cpu

软路由处理器主要分为两类:

一种是Atom平台的CPU。 这类CPU主要包括 J1900、Atom D525、N2600等处理器。 这类处理器不存在性能问题,但我们以J1900为例来看看它支持的功能。

首先,J1900是一款四核、64位处理器,最高主频2.4GHz、10W TDP、22nm工艺。 看上去很强对吧? 但你有没有想过,Intel 是如何将四核 2.4GHz 的 TDP 保持在 10W 的呢? 当然,它阉割了乱序执行架构。 所以即使理论性能很强,J1900仍然无法击败同时期的1037U。 并且从上表的技术特性我们可以看出,不支持VT-d,仅支持VT-x。 但作为一款软路由CPU,J1900的性能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纯软路由一般采用LEDE()、ikuai、海蜘蛛等系统,此类Linux系统对乱序执行架构没有太多需求。 即使J1900满载,也可以驱动千兆网络。 这就是 x86 的恐怖之处。 那么您对于购买此类处理器有什么建议呢? 如果要求不高,推荐J1900,价格也比较便宜。

D525作为第一代Atom平台,技术相对陈旧,功耗相对较高,性能较差。 不建议考虑,虽然它的价格确实很便宜。

N2600是双核四线程,价格比J1900低很多。 如果千兆以太网的机器不多的话,问题不大。 可以购买,

对于这类处理器,就不要买像D525这样的老CPU了,但是这类CPU只能做软路由,不考虑虚拟化,不支持VT-D,性能不足。

另一种CPU是纯血统的x86处理器,甚至是赛扬1037U,不过赛扬1037U基本都是用在1U机架式软走线,并且不支持VT-D,工艺也是22nm。 我个人不建议考虑。 需要考虑的重点是三个处理器 2955U、3205U 和 3215U。 当然,如果你足够有钱,也可以购买i3/i5.i7软路由器。 这些 14 纳米 CPU 属于该系列并支持 DDR3 内存。 VT-D。 如果有虚拟化需求,可以考虑i3 5005或以上处理器。 虚拟一个Black 或者多个软路由系统来达到不同的目的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这类软路由器一般不会比传统路由器大多少,功耗也比较低。 机器容量方面,即使是1037U也能容纳300台机器,所以不用担心这个。 当然,如果你不在乎功耗和尺寸,就去E3吧,没有人会阻止你。

但现在最流行的软路由处理器是Intel N5105

Intel N5105是Jaser Lake系列的四核SoC,主要面向预算桌面,将于2023年初发布。四个CPU核心频率范围为2至2.9 GHz(单核突发),不提供Hyper-螺纹加工(SMT)。 N5105 使用 1.5 MB 二级缓存和 4 MB 三级缓存。 该芯片由英特尔采用 10 纳米工艺制造(可能与 Ice Lake 使用的制造工艺相同)。

赛扬N5105怎么样? 这几点非常重要

CPU架构

处理器架构师称其与之前的旧 Plus 核心相比是一次彻底的重新设计。 根据Intel的说法,一个核心的单线程性能平均可以提升30%(在Intel和Intel的所有测试中平均提升10-80%)。

特征

除了四核 CPU 模块外,该 SoC 还集成了一个主频为 450-800 MHz 的 24 UE Intel UHD 图形 GPU 和一个 (x) 双通道内存控制器(高达 16 GB 和 2933 MHz)。 该芯片现在还部分集成了 Wi-Fi 6 (Gig+)、8 个 PCIe 3.0 通道、14 个 USB 2.0/3.2 端口和两个 SATA 6.0 端口。 封装变得更大,尺寸为 35 x 24mm(例如 N5030 为 25 x 24mm)。 SoC直接焊接到主板(BGA)上,无法轻易更换。

表现

由于采用了新的 CPU 架构,N5105 的性能应该比旧款 N5030 快一些。 然而, N6000 具有明显更高的时钟速度和更快的 GPU。 然而,它仍然落后于 Tiger Lake 一代现代酷睿处理器。 因此,该CPU适合办公、网页浏览等基本任务,具有中等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能量消耗

与其前身类似,英特尔指定 TDP 为 10W(移动和低频 N5100 6W)的功耗。 因此理论上该芯片可以进行被动冷却,但也可以使用带有风扇的 SKU。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