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在线讯】37%、42%、39%,这是鲁大师深入采访用户得出的数字。
37个月是目前平均用户换机周期,后两个数字指的是换机周期超过42个月的用户比例,占比为39%,未来这个数字可能还会继续增长。
随着换机时间不断拉长,如果厂商不做相应的优化来防止手机老化,势必会导致使用后期用户体验不佳,比如手机响应慢、卡顿、死机等。
那么用户在购买手机之前是否可以对手机经过长期使用后的流畅程度做出判断呢?
因此,鲁大师推出了长期使用流畅度测试,并发布了《鲁大师长期使用流畅度报告第一期》,以便用户在购买手机前对手机长期使用后的流畅度进行预测。
首期榜单包括20款主流机型,涉及OPPO、vivo、小米、荣耀、三星等品牌,搭载芯片包括旗舰骁龙8 Gen2、8+Gen 1、天玑9200,以及中端机等。 -高端骁龙778G、天玑8200等
在看榜单之前,我们还需要先了解一下鲁大师的长期流畅度测试报告是什么。
鲁大师的长期流利度测试报告是什么?
要了解鲁大师的长时间流畅测试,我们首先要了解手机的老化过程。
手机的老化过程就是手机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产生碎片的过程。 这些碎片产生后,会占用手机的资源负载,无法通过刷机、重置系统等操作消除。
当手机使用时间较长时,碎片数据增多,用于存储消息、联系人、照片等的数据库变得非常复杂,手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搜索所需的信息。
基于这些因素,鲁大师建立了严格的老化模型和测试方法。 将各个测试项目的数据进行收集、转化后,用分数来直观地表达手机在长期使用后的流畅程度,最后整理成一份“报告”给大家看。
测试开始时,鲁大师会根据预老化模型在测试终端上进行老化预设,并进行预老化系统流畅性测试。
之后通过写入/间隔删除文件、安装所有第三方应用(150个第三方主流和小众应用)、调整剩余空间来模拟手机的老化过程。
此时,测试终端已经彻底变成了“老手机”。 在鲁大师实验室严格控制网络环境、室温、测试仪器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再次顺利进行测试。
老化前后的测试程序基本相同。 部分经过老化测试的终端需要挂载15个主流应用到后台。
具体流程包括跑分存储、重启时间、应用安装时间、文件管理、微信扫描二维码、第三方应用冷启动、自研应用冷启动、应用切换、后台清理等(详情请参阅《鲁大师长期流畅度测试模型2.0白皮书》)
以微信扫描二维码测试为例
测试共进行了5轮。 每个测试用例的5轮最好和最差的结果被丢弃,剩下的3轮的平均值作为该测试用例的最终结果。
最后我们会从两大方面来换算分数,一是老化性能(权重50%),二是老化率差异(权重50%)。
老化后的性能很好理解,但什么是老化率呢? 为什么老化率评分的权重如此重要?
老化率是指通过老化模型,老化前后终端性能下降的比例。
由于不同价位的手机基础配置不同,流畅度也不同。 因此,考虑终端老化前后的性能衰减比,更能体现厂商在手机抗老化方面的作用。
长期流畅测试更符合市场
2023年,鲁大师根据当时的手机市场情况发布了第一份老化测试报告。
如今,手机市场的软硬件情况早已发生了变化,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在发生变化,这也决定了原有的老化测试1.0已经不足以满足当前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
除了前面提到的用户换机周期较长之外,目前256G内存手机占比已达43%,其中5%的256G用户使用4G时间超过3年。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清单,我们对原有型号进行了如下升级:
1、从一次性大规模数据写入/写入保留2G空间,到48轮写入/写入1/24内容,每隔1/48删除,保留4G空间。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模拟主流用户使用256G内存空间48个月(而不是之前的36个月)的状态。
2、常见APP用例被替换,更新率超过60%。
除了主流的淘宝、腾讯、字节软件外,一些近年兴起的、针对特定群体使用的软件也将被纳入其中,共计150个应用程序。
3.新增测试场景,包括大文件打开、连续切换十个应用、手机重启、大文件复制、连续安装应用、微信扫码。
该项目主要是针对用户使用习惯的变化而进行的升级。 也是长时间使用手机后卡顿比较明显的场景。
鲁大师长期流利度测试报告第一期
对长期流利度测试有了整体的了解后,我们再看《鲁大师长期流利度报告一号》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为了减少处理器性能对排名的影响,本次榜单进行了划分。 一是整体排名,二是基于处理器平台的排名。
从图中可以看出,搭载骁龙8 Gen2芯片的机型普遍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其次是骁龙8+ Gen1和天玑9200。这主要得益于原厂硬件强劲的基础性能。 。
其中,OPPO Find X6 Pro以14268.44分获得第一名。
从芯片厂商来看,高通在前五名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天玑在前十名中仅占据三个席位。
机型方面,令人意外的是,搭载骁龙8+第一代的OPPO Pro+/Pro和天玑8200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七,均在同款处理器平台中排名第一。 打破了硬件配置对长期流畅使用的限制。
作为主打影像和轻薄本的机型系列,虽然没有搭载性能更强的骁龙8 Gen 2,但依然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这本质上说明硬件能力并不是第一标准,手机厂商的抗老化措施同样重要。
比如前段时间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型存储技术,就为OPPO系列在长期流畅测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比之下,红米K60系列和三星S23 Ultra在长期流畅测试中的表现并不好。 甚至排在搭载骁龙778G的OPPO和搭载骁龙782G的荣耀80之后。
剩下的厂商中,小米13作为旗舰机型以及MIUI本身的能力,当之无愧位居第二,但与红米有很大不同; 虽然vivo机型没有跻身前三名,但在前十名中却占据了五个位置。 ,说明其抗衰老作用比较稳定,值得鼓励。
由于篇幅有限,本次列表仅收录20款车型。 其他型号的长期流畅使用报告将在后续列表中发布。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