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市场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并且已经突飞猛进地增长。 即便如此,目前低代码软件在企业软件市场的渗透率还不到1%。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如何? 笔者尝试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分析低代码产品的发展趋势。
介绍
低代码市场实际上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
从融资情况来看,2023年以来头部初创厂商频繁获得大额融资; 从主要厂商的布局来看,钉钉、企业微信、飞书、金蝶、华为等都在布局低代码市场; 尤其是钉钉例如,低代码是其主要战略方向。
去年7月,低代码首次作为新兴技术热点纳入《2023中国ICT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 海比研究院数据显示,未来五年中国低码市场复合增长率为49.5%,到2023年将达到42.6亿; 预计2025年将达到142.2亿。
从多个角度都可以明显看出,低代码市场近年来发展显着。 然而,目前低代码软件在企业软件市场的渗透率还不到1%。 可以说,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作者在业界领先的低代码厂商工作多年。 今年,我将带大家分析一下低代码产品的未来发展。
1.什么是低代码平台?
低代码平台简单来说就是只需要少量代码甚至不需要代码就可以完成系统开发。
过去,开发一个系统需要软件工程师通过代码来开发。 因此,任何系统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软件工程师资源,这让很多企业在谈及系统开发时就会想到成本投入高。
然而低代码平台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使得系统开发可以用少量代码甚至无代码完成,并实时自动发布到云端,变得简单易用。
低代码平台的本质是将过去的代码开发流程抽象出来,形成各种可配置的组件。 系统开发可以通过添加组件+组件配置的方式来实现。
我们可以看看过去的代码开发体系。 事实上,核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数据输入、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输出。
低代码平台主要将这四个部分抽象出来,形成可配置的组件。
1. 数据录入
最常见的数据输入是网页,其中包含各种字段,通过字段收集数据。
核心其实就是页面各个字段组件的布局。 过去,这些组件是用代码编写的。 低代码平台将每个网页定义为一个表单。 这些各种字段组件封装在表单编辑页面上,拖进去就可以了,然后配置一下就可以快速生成了。
下图是低代码平台的表单编辑截图。 左边是组件,中间是实现效果,右边是组件和表单的配置。
这个其实很早就出现了,最常见于之前的各种问卷收集工具中。 但问卷收集工具和低代码还有很大差距。 首先,在数据输入方面,各种形式的调查问卷不能互相调用对方的数据作为新的Input,同时缺乏数据流转、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
2. 数据流向
数据流向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流程,即BPM系统,所以低代码平台提供了BPM模块来解决流程问题。
另一种是将数据从一种数据表转移到另一种数据形式。 例如,如果一个表单添加了新数据,则新数据将同步修改到另一个数据表单。 低代码平台提供的相应功能称为触发器,它可以实现当某个表单的数据添加、修改、删除时,根据条件对某个表单的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触发条件。
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一张数据表或多张数据表的处理,比如函数计算、多表连接、汇总计算等,以前这些操作主要是通过编写SQL语言来实现的。 低代码平台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工具。 :
(1)简单的单表处理:类似Excel的功能
(2)实时多表汇总并支持被调用:聚合表,常见于库存计算场景
(3)非实时复杂大规模多表处理:ETL
4. 数据输出
数据输出就是展示数据结果。 以前主要是通过前端代码来实现。
低代码工具主要提供两种方式输出显示数据:视图和仪表板:
(1)视图:单个表中数据的简单展示
(2)看板:提供多种图表组合来展示单表和多表数据。
2、低代码平台的细分类别
严格来说,低代码平台分为两类,即低代码平台和零代码平台,从构建方式、学习难度、面向对象、定制程度等方面进行区分。
零代码平台也称为apaas(as a),即应用程序平台即服务。
笔者的主要经验是零代码,所以今天主要分享零代码相关的开发。 最后一个话题也会简单分析一下零代码平台和低代码平台未来的发展差异。
3. 低代码概念是炒作还是灵丹妙药?
关于这个问题,相信是很多没有真正应用或者对低代码平台没有深入了解的人问得最多的问题。
作为一个半个行业经验的人,我可以明确回答,低代码是新时代增长的银弹,而绝不是一个概念:目前,领先企业的付费企业客户数量低代码行业内的企业数量已超过1万家,活跃企业数量也在数万家,许多大型知名企业都通过低代码平台实施了公司内部的信息化转型。
以下关于低代码的概念已经在企业得到验证:
笔者走访了300多家成功应用低代码平台的中小企业,切实感受到了低代码平台给这些中小企业带来的巨大价值。 加速中国企业发展!
一年至少几千元就可以定制开发出满足企业各种业务的个性化信息系统,从ERP、CRM、SRM、WMS、TMS等,这些系统按照传统的成本要几百块钱过去的发展模式。 万级的水平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基本上是无法承受的,但由于低代码平台的发展,这些都成为了现实。 低代码平台是软件时代生产力变革利器!
4、低代码平台产品主要发展方向
应该是零代码还是低代码? 低代码平台是否能够很好地定位其工具? 如何保护低代码平台免受垂直软件供应商的竞争? 低代码平台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但又很难思考清楚。
事实上,在分析一个产品未来如何发展时,最关键的是要回想该产品的用户。
思考 4 个关键问题:
用户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对应他们需求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我们的解决方案会是用户的最佳选择吗?
几乎所有的toB软件公司总共有三类客户,即: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拆分每一类客户的需求,然后看看低代码平台应该如何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找到自己的核心定位。
1、大型企业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针对大型企业的零代码产品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产品迭代和营销推广的需求:
基于以上两个需求,目前主流的零代码厂商围绕其打造了一个全民发展的理念,即公司的每个销售人员都可以开发自己的系统,而不必等待IT; 同时,与IT开发相比,业务自己开发的业务需求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更容易实施,从而全面加速企业的信息化转型。
同时也可以看出,零代码产品可以直接让销售人员进行开发。 与低代码产品相比,属于同一类别; 虽然核心业务低代码产品能力较强,但市场竞争激烈,低代码产品从产品层面比较用户。 其他替代方案没有直接优势。 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帮助服务商降低开发成本的点——开放,成为服务商的开发工具。 但如果你做这个方向,就会面临被服务商捆绑,利润会被瓜分。 综合来看,零代码产品未来在大型企业中更有发展潜力。
2.中小企业
综合以上分析发现,零代码产品基本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最大,最有想象空间的是标准化核心中小企业业务。
未来做大市场的关键是PK掉传统垂直软件厂商。
零代码产品相比传统软件厂商在标准化业务上最大的优势就是性价比高,但保持高性价比的核心是做到两点:
核心业务至少能做到70%及以上:让客户觉得可以用。 如果没有办法让它可用,就会直接被垂直竞品取代。 确保客户至少在2个及以上业务场景下可用:只有让客户在2个及以上可用,才能通过成本效益与垂直竞争对手竞争
如果不满足以上几点,零产品肯定打不过垂直产品。
其实做过零代码产品的人都会对上面有一个疑问。 为什么有很多中小客户只有一种垂直场景需求,却仍然选择零代码产品而不选择垂直厂商? 核心其实是垂直厂商的发展路径和信息差距:
因此,零代码产品未来想要做大,就必须与垂直厂商正面竞争。 核心是垂直能力。 因此,未来的零代码产品将陆续围绕垂直性打造产品能力。 虽然无法与垂直厂商相比,但只要能够满足客户70%的满意度,再加上多场景下的性价比,基于中小企业的价格敏感原则,基本就能赢得市场; 如果我们不做,或者做不好,我们在很多年里肯定会缺乏市场竞争力。
3、中央企业、国有企业、政府及其他事业单位
这类用户非常特殊。 核心在于大部分核心业务都很简单,零代码完全可以胜任。
同时零代码产品其实更适合他们,因为可以实现自主开发,所以不存在外包厂商开发的数据泄露问题。 这种独立的可控性可能会成为系统内零代码产品的巨大亮点。
但问题在于私有化。 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市场就可以彻底开放。 目前,零代码产品在这个市场上可以说是非常受欢迎。 最常见的是烟草公司,他们基本上都在使用各种零代码产品。
4. 总结
综上所述,我认为零代码产品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竞争力,因为销售人员可以直接开发这个功能。 结合中国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综合发展前景远大于低代码产品。
低代码产品是可行的。 可行的路径是解决大中型企业的核心标准和非标准业务,但主要通过服务提供商。 然而,由于业务关系由服务提供商主导,制造商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 盈利模式较弱,且该模式的竞争极其激烈。
零代码产品未来想要发展壮大,核心是构建应用平台的能力,同时必须是垂直的。 一方面,工具会同质化,但垂直行业不会,因为有成千上万的场景。
同时,最重要的是,未来随着垂直厂商的用户群下沉到中小客户,价格会降低,信息鸿沟也会缩小。 中小企业将有更多选择。 零代码产品要想从用户的选择中脱颖而出,必须做到多场景的可用性!
今天关于零代码产品开发的简单讨论就到此结束。 有时间我们会进一步分析低代码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等维度,敬请期待。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