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半年我们因为口罩的原因没能来工作室评测,而我们手头正好有荣耀14酷睿版本,所以只能在家进行简单的测试。 (跑跑软件什么的)
当时我忘了带分贝计,只能用耳朵听满载风扇的噪音。 我觉得应该是平均水平,所以就写了“大概是正常水平”。
当时条件艰苦,只好凑合着过。
最近我们又拿到了这个14核版本。 经过额外测试,我们发现在Pen Bar标准下,其满载分贝值为50.9dB,偏高。
我们测试过很多笔记本电脑,基本上每天都要测试噪音。 为什么这次会出现误判呢?
今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原因:
荣耀14酷睿版
机身左侧
机身右侧
它的配置如下:
i5处理器
4GB独立显卡(45~60W)
16GB内存
512GB 固态硬盘
14英寸2160×1440分辨率100%sRGB色域IPS屏幕
电池容量75Wh
厚度15.9~16.9mm
体重1.56kg
适配器重量 268g
参考价6499元
其优点和缺点如下:
优势!
1、同等尺寸下,电池容量更大,续航更好。
2.更好的性能释放
3、独立显卡版本配备100W氮化镓适配器,更加便携。
缺点!
1.接口较少,不支持 4
2、高负载下,风扇噪音过大
3、高负载下,键盘表面温度较高。
【升级建议】
拆解这款笔记本电脑并不困难。 拆掉D壳的螺丝后,就可以拆下后盖了。
双通道16GB内存可以满足大多数用途的需求,并且内存是板载的,无法更换。
测试机的固态硬盘容量为512GB,型号为三星PM9A1,支持PCIe4.0×4和NVMe。 如有需要可以自行更换。
[购买建议]
1、对电池寿命要求高
2、性能释放要求高(非游戏笔记本级别)
3、对外扩张要求不高。
荣耀14最大的特点就是续航能力的提升。 这次它配备了 75Wh 电池,比一些大屏笔记本电脑的容量更大,续航时间更长。
屏幕方面,实测色域量为96.4% sRGB,色域覆盖率为94.2% sRGB,平均ΔE 1.1,最大ΔE 3.55,色彩表现也非常不错,3:2比例比较适合商务办公。
接口方面,左侧有两个全功能Type-C接口和一个3.5mm音频接口;
右侧是USB3.2 Gen1 Type-A和HDMI2.0。
对于一款搭载Intel处理器的全能笔记本来说,它既没有雷电4,也没有Type-A接口,扩展能力一般。
续航方面,其续航测试成绩为13小时13分钟。
噪音方面,我们这次测量了数据。 其满载时的分贝值为50.9dB,此时的环境噪声为34dB。
只有荣耀14酷睿版有独立显卡,京东自营首发价5999元,后期涨至6499元。
因此,如果您想要一台电池续航时间长的一体式笔记本电脑,那么这款电脑更适合您。
但如果你的游戏性能要求能够更低一些,那么锐龙版的整体体验会更好。
【猪猪王的良心尾声】
上图是荣耀14酷睿版的真实拆解图。 双风扇和双热管的组合,整体布局与Ryzen版本基本相同。
室温25℃
反射率1.0
BIOS版本:1.06
满负载情况下,按Fn+P即可开启高能模式。 CPU温度最高达到98℃,稳定在79℃。 功耗25W,P核主频2.2GHz,E核主频1.8GHz。
显卡温度73.2℃,功耗45W,频率为。
使用FPU单烤CPU,CPU温度最高达到98℃,并维持在91℃。 功耗为50W。 P核心频率为3.3GHz,E核心频率为2.6~2.7GHz。
单烤显卡,显卡温度70.8℃,功耗50W左右,频率冲击0.9V电压墙。
关闭抗锯齿后,显卡温度为74.7℃,功耗达到60W,频率达到60W。
向左滑动即可查看背面温度
烤箱背面的温度
满载温度如上图所示。 最热的47.4℃出现在键盘中部,高温从键盘中心均匀扩散。 WASD 约为 36.9°C,背部中部为 43.1°C。
总的来说,荣耀14酷睿版的散热表现中规中矩。 该模具应对单核毫无压力,但加上独立显卡后,表面温度和风扇噪音都比较高。
还记得那两个月的测试中,我们的表面温度和噪音测试无法进行,主要是因为设备被密封在工作室里,无法取出。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测试了这么多台笔记本电脑,理论上对噪音水平已经很熟悉了,尤其是45dB和50dB之间的差别,应该用一只耳朵就能听到。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噪声误差呢? 句子?
原因很简单:因为测试时的环境噪音不同。
在不同的情况下,您对声音的敏感度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比如图书馆里,周围极其安静,夸张的时候可以清楚地听到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在地铁里,环境噪音比较大,甚至脚步声也可能听不清楚。
因此,对于风扇噪音,“真实体验”和“实测数据”之间的差距可能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你日常的办公环境特别安静,即使我们通过数据判断“这台电脑的噪音水平正常”,拿在手上也可能感觉不正常。
尤其是游戏本,按照Pen Bar的标准,游戏本的噪音在55dB以内属于正常,但有些用户买回来后却觉得噪音太大。 这就是“环境标准不同”造成的“真实体验”的差异。
在我看来,噪音测试只能用于“比较”。 比如今天的荣耀14酷睿版,你可以说它的满载噪音比14锐龙版还要高,但是你无法判断它的噪音是否能够被用户认可。 接受,因为每个人的环境不同,你能接受并不代表别人能接受。
如果我在图书馆工作,我就无法接受。
但如果我学的是土木工程,又在建筑工地工作,那么对我来说就会像“无风扇静音笔记本”一样安静。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