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多家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不同。 除定期存款利率外,存单、美元存款、增量终身寿险等此前高利率产品也纷纷宣布降息。 在市场波动、利率走低的背景下,普通投资者如何配置资产、管好自己的“钱袋子”? 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和风险收益目标,综合判断,进行多元化投资。
银行理财:高回报不再可得
银行理财是目前投资者最重要的理财方式之一。 截至2023年底,银行理财市场现有规模达27.65万亿元。 今年以来,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存款“转移”银行理财的现象更加明显,银行理财如何配置备受关注。
川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力表示,扣除银行理财收益净值后,银行理财收益率的变化与债市、股市波动等诸多因素有关。 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时不应迷信历史高收益。 盲目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受益于债市走强,固定收益银行理财收益率表现突出,投资者更加关注下半年收益率走势今年的。
对此,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确提醒,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达到较低水平,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仍将维持波动。 信用利差的挖掘空间将明显缩小,后续信发金控可能难以维持此前的高收益。 速度。
2023年起,银行理财不再承诺保证收益。 有专家建议,投资者应清醒认识到这一点,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并选择投资能力较强的金融机构。
保险产品:流动性较低
在降息背景下,普通寿险、增量终身寿险、分红险等具有保证收益特征的保险产品受到关注。
以人寿保险为例。 一方面,部分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仍为3.5%,高于不少银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另一方面,保险还具有其他金融产品所不具备的保障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预定利率较高的储蓄寿险产品的保险期限一般为5年以上,甚至长达数十年,这也意味着此类产品的流动性较低,投资者应明确——购买保险时要注意。 认识这个特点。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资深精算师徐玉辰表示,如果投资者没有充分预见到保险产品的长期性,面临现金流紧张而需要提前退保,就会遭受本金损失。损失。
此外,对于近期市场上流行的3.5%预定利率寿险产品,某保险中介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类产品近期比较火爆,可以考虑购买。兼顾财务管理和保障。 投资者可以购买保险来追赶。 预定利率较高的“末班车”,但你需要充分了解其资金占用期限并评估自己的现金流。
公募基金:不要盲目跟风投资
除了以上两类理财产品外,公募基金也是投资者比较关注的一类理财产品。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公募基金整体规模达到27.7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上海证券基金评估研究中心高级基金分析师迟云飞表示,公募基金产品具有开放、平等、品种多、准入方便、流动性好、监管严格等优点,可以满足不同的投资需求以及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目前,权益类资产的长期性价比明显高于债券,中长期来看,有望带来更为丰厚的回报。 但短期内结构性市场状况和波动可能持续,固定收益产品低波动、低风险的特性更有利于带来稳定收益。 “从长期配置来看,目前权益类资产的性价比高于债券。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来说,股票型基金产品或混合型基金产品仍可作为投资组合配置的主体; 对于投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来说,建议重点关注低风险、低波动性的固定收益基金产品。”池云飞建议。
明明表示,投资者应明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不盲目跟风投资,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适度分散投资,避免风险过度集中于某一产品或行业; 控制交易频率,避免支付过高的认购费、赎回费等。
信托产品:选择优质机构
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院长邢成表示,信托理财产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信托理财相关法律更加完善、明确; 其次,信托财产更加独立,比如具有风险隔离的功能; 三是投资方式更加灵活。
但近年来,也出现了部分信托产品无法按时兑付的现象。 专家表示,总体而言,信托理财相对安全,风险可控。
邢成建议,对于刚接触信托理财的投资者来说,信托理财的配置可占可投资资产的20%至30%。 对信托比较熟悉的投资者可以增加配置。 需要提醒的是,投资信托时,选择信托机构比选择信托产品更重要。 选择优质信托机构,可以参考以下指标:一是看控股股东; 其次,看监管评级和分类; 第三,看是否有诉讼案件或处罚记录; 第四,看财务数据,包括收入、利润等。此外,还应重点关注信托产品的底层投资资产或项目。
百瑞信托郑州财富管理一部总监王伟告诉记者,目前对于传统非标固定收益信托来说,在投资逻辑没有根本改变之前,可以进行适度投资。 对于标准信托,投资者可以尝试从现金管理和固定收益信托入手,逐步加深了解,提高配置比例。
多种配置:需要综合权衡
面对众多的理财方法,投资者该如何选择?
明明建议,首先对支出进行合理分类,包括日常消费、应急储备、长期投资等,然后利用现有的金融工具实现每一个细化的目标,进行合理的财富规划。 在选择金融工具时,要结合流动性需求和风险收益目标进行综合判断,多元投资,不要盲目跟风,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如果您追求保本,短期内不会动用资金,可以选择投行定期存款或保险年金等产品;如果您能接受一定的损失风险,同时追求低波动性和收益高于存款,可以选择固定收益银行理财、债券基金或低风险信托产品,其中流动性需求较高的投资者可以关注货币基金或现金理财;如果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并希望为了以更大的风险获得更高的回报,他们可以选择股票型基金。” 明明说道。
不同的金融产品有各自的特点,需要投资者综合权衡。 普益标准研究员江凌表示,银行存款最安全,但面临降息压力; 银行理财流动性较强,但收益率随资本市场波动; 保险产品安全,但流动性一般; 公募基金产品购买门槛较低,流动性较好,但成本高于银行理财; 信托产品具有债务隔离功能,回报率较高,但投资起点较高。
对于不同理财产品的组合投资策略,普益标准研究员黄世辉表示,投资者最好针对自己的“钱袋”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投资能力、风险偏好、投资经验、可投资资产等因素,围绕自身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配置比例,同时秉承长期投资的价值理念,最终达到资产配置的目的。维护和欣赏。
“资产多元化配置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但需要投资者具备较高水平的金融知识。投资者首先应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止盈止损基准线。”其次,您还要注意调整投资组合的频率,实时关注市场轮动和自己的投资目标。 陈莉说道。 (证券日报记者 苏向高)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