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英特尔第12代酷睿处理器相比,英特尔第13代酷睿处理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替代”级别。 它更像是对前者的完善和改进,同时也引入了一些新的东西。 功能,例如更大的 L3 缓存和更多核心。 正因为如此,同期亮相的Z790主板不仅支持13代酷睿处理器,还可以在12代酷睿处理器上使用。 上一代Z690主板更新BIOS后也可以使用13代。 核心处理器,这使得玩家的选择非常丰富。

主板温度过高怎么解决_主板温度100多度什么情况_主板温度

不过,请不要以为Z790主板芯片是Z690的“马甲”产品。 事实上,虽然两者的规格接近,但Z790确实具有更高的规格和更强的扩展潜力。 因此,各主板厂商的Z790产品并不简单。 我们不是仅仅替换上一代产品的芯片,而是尽可能地优化细节,让Z790主板更加人性化,更容易使用。 其中,ROG Z790 HERO主板就是首批代表之一。

Intel Z790芯片组简介

Intel Z790和Z690主板芯片均支持第12代和第13代酷睿处理器。 两者的规格也很接近,但 Z790 并不是 Z690 的替代品。 与后者相比,它确实有一定的增强。 首先,Z790芯片最多可提供20个PCI-E 4.0和8个PCI-E 3.0。 与Z690芯片相比,PCI-E通道总数保持不变,但PCI-E 4.0规范通道数量有所增加。 PCI-E 3.0规格通道数相应减少,USB 3.2 Gen2*2接口数量从最多4个增加到5个,其余规格基本相同。

ROG Z790 HERO主板介绍

作为ROG最高端的主板系列,ROG系列在外观上一直都非常有科技感,也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另外,主板上的散热块一般采用大量走线,以提高散热效率和整体观感。 这次ROG Z790 HERO也不例外。

与ROG Z690 HERO相比,ROG Z790 ROG主板在外观上实际上延续了前者的设计。 I/O装甲依然配备单镜+LED点阵。 接通电源后,将开始播放动画,并显示ROG。 还有英雄这个词。

PCH散热器的外观与上一代有所不同。 如果说上一代是像素式的点阵设计,那么这一代就是银黑条纹组成的ROG信仰之眼。 虽然这里没有酷炫的ARGB灯效,但这样的设计显然更有质感。

LGA 1700接口

13代酷睿处理器依然采用LGA 1700插槽,因此Z790主板在CPU插槽上的设计与Z690主板基本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随着1​​2代酷睿处理器的发展,市面上的各类CPU散热器基本都增加了LGA 1700卡扣,但ROG Z790 Hero主板依然保留了LGA 115X/1200平台的散热器安装孔与旧散热器兼容。

内存接口

Z790 HERO上有四个DDR5内存插槽,采用单面卡扣式设计,方便在小机箱内拆卸内存。 支持XMP 3.0,最高支持双通道DDR5-7200,内存容量最大128GB。

内存插槽旁边还有一个前置USB 3.2 Gen 2*2 Type-C接口,支持QD4+快充。 最大输出可达60W。 这个电源主板上的24针端口肯定不够用。 接口旁边的6针供电接口是专门为这种快速充电准备的。

调试LED、简单调试LED和按钮组位于主板的左上角。 SATRT 按钮是电源开关。 旁边的默认按钮是重新启动。 您可以在BIOS中修改该按钮的功能。 可以改成安全启动,开机直接进BIOS或者主板上的灯开关,以往玩家改按键功能后主板上都没有复位按钮,所以Z790 HERO也有一个复位接触按钮电源开关上。 默认情况下,电源开关上下两侧都有复位按钮。

PCI-E和M.2接口

主板上有3个PCI-E x16插槽。 被金属铠甲覆盖的就是CPU提供的PCI-E 5.0插槽。 当仅使用第一个插槽时,它将工作在 x16 模式。 如果两个插槽都在使用时,它们将工作在x8+x8模式; 第三个插槽是PCH提供的PCI-E 4.0。 该插槽的工作模式可以在BIOS中设置。 默认为 x4 模式,可以更改。 变为x4+x4,此模式适用于使用ROG M.2扩展卡。

在ROG Z690 Hero上,PCI-E x16插槽中的首个ROG显卡易拆卸按键采用了钢丝拉式设计。 虽然可以一键释放,但需要手动复位。 ROG Z790 Hero 上的 ROG 显卡易拆卸按钮采用了全新设计。 按下按钮后,显卡锁向后移动以释放 PCI-E 锁。 松开按钮后会自动复位。 虽然这不是必须的设计,毕竟按照原来的设计,插上显卡也能自动复位卡扣,但现在的设计显然更加“治愈强迫症”。

主板上共有3个M.2接口,均支持PCI-E 4.0 x4模式。 一个M.2 22110接口位于CPU与第一个PCI-E x16之间,另外两个位于第二个与第三个PCI-E x16之间,均被散热器覆盖,并配备M.2 SSD背面散热器,可为发热量较多的PCI-E 4.0 SSD提供全方位散热。

第一个M.2插槽由CPU直接提供。 下面两个M.2 2280接口都是PCH提供的。 左边的支持PCI-E 4.0 x4,右边的支持PCI-E 4.0 x4和SATA。 6Gbps模式下,三个M.2接口都有方便的卡扣设计。 您现在无需使用任何工具即可安装或拆卸 M.2 SSD。 该设计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塑料旋转闩锁。 插入M.2 SSD通过旋转固定,免去了拧紧的麻烦。

SATA 和 USB 扩展端口

主板上有6个SATA 6Gbps接口,全部由南桥提供。 它们都旋转了90°并排列在主板的右边缘。 SATA接口左右两侧各有一组USB 3.2 Gen 1扩展插针,可总共扩展。 主板底部有四个 USB 3.2 Gen 1 Type-A 端口,两个 USB 2.0 扩展引脚。 这两个端口现在主要用于连接其他设备,例如华硕自己的一体机设备。

后置I/O接口

主板配备集成 I/O 背板。 作为一款高端主板,ROG Z790 HERO拥有非常丰富的后置I/O接口。

首先在USB接口方面,主板I/O拥有4个USB 3.2 Gen 1 Type-A、5个USB 3.2 Gen 2 Type-A、1个USB 3.2 Gen 2 Type-C和2个4端口。 USB 接口数量非常充足,两个 4 端口允许玩家用一根电缆以菊花链方式连接多台显示器,从而简化了电缆。

后面板上的两个按钮之一是 CMOS 重置按钮,另一个是 USB BIOS 按钮。 通过白框框出的USB接口,无需CPU或内存即可刷新主板BIOS。

网络连接方面,ROG Z790 HERO配备了AX211 WiFi-6E无线网卡和Intel I226-V 2.5G有线网卡。 视频方面,1个HDMI 2.1端口支持4K 60Hz视频信号,2个4端口也支持DP 1.4视频输出。 音频接口有一组5个3.5mm和1个S/PDIF音频接口。

丰富的配件

ROG的主板配件相当丰富。 除了必备的说明书、SATA线和WiFi天线外,还有很多功能性和纪念性的配件。 来说说比较有用的吧。

主板驱动现在放在一个32GB的USB 3.0 U盘中,该U盘有两个分区。 其中包含ROG主板驱动及各种配套软件,还有24GB空白分区供玩家自由使用。

还有一个可伸缩的显卡支架,可以放置在机箱内,供玩家支撑那些笨重的显卡。 这个东西用起来非常方便。 只要看看它的形状,你就会知道如何使用它。 底部还有一块磁铁,可以吸附在外壳上。 底板使得固定支架非常方便。

ROG M.2扩展卡是该主板最重要的配件。 其上有两个M.2 22110接口。 它还具有双面M.2散热。 可以看到左边的M.2口明显标明了Gen 5。这个接口支持PCI-E 5.0,但是如果想使用PCI-E 5.0只能安装在第二条PCI-E上主板的 x16 插槽。 该插槽不支持x4+x4模式。 ,所以此时右侧的M.2口将被禁用。 而如果安装在主板的第三个PCI-E x16插槽上,此时两个M.2口支持PCI-E 4.0 x4模式,当然需要改变PCI-E插槽的工作方式在 BIOS 模型中。

主板拆解

拆掉所有散热器后,主板PCB基本都是材料了。 ROG Z790 HERO主板的风扇口基本排列在主板的右上角,以及底部的中间位置。 风扇端口旁边还设有各种 RGB 扩展端口。 这样,播放器接线就相当方便了。

ROG Z790 HERO主板还配备了专门为分体式水冷准备的接口组。 + 接口专用于水泵。 主板上其他4pin风扇口只能输出1A电流,而该接口可以输出3A电流来驱动水泵。 另外,该接口默认为全速,而其他端口默认为Q-FAN智能控制,旁边的端口用于连接流量计,W_OUT和W_IN用于水温探头,该端口用于连接流量计。扩展普通温度探头。

主板背面

Z790 PCH

主板的音频电路布置在独立的PCB部分,用电磁屏蔽包裹以避免其他电路的干扰,使用专用的音频电容,声卡支持120dB SNR立体声输出和113dB SNR音频输入。

后置输出还集成了ESS集成DAC芯片,可提供更高品质的音频输出。 播放音效时,可以详细呈现音轨的各种细节。 借助Sonic III智能声音管理软件支持的虚拟环绕音效,提供身临其境的聆听体验。 软件提供了一系列EQ调节选项,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耳机特性进行定制。

20+1相供电设计

ROG Z790 HERO主板采用了相当豪华的20+1相供电。 它采用瑞萨最新的PWM控制器,最多可以控制20相PWM信号。 CPU核心的20相供电全部由它控制,采用的就是这种20+1相供电。 这就是最大输出90A的DrMOS,可以为Alder Lake处理器提供澎湃动力。 所有电容均采用华硕富士通黑色FP10K固态电容定制。 CPU供电接口为双8P。 其上覆盖着金属铠甲,有很好的加固效果。

主板BIOS体验:成熟的界面设计加上周到的功能

华硕的主板BIOS设计已经非常成熟,ROG Z790 HERO的BIOS设计风格基本延续了之前的风格。 不过在功能和设置方面,ROG Z790 HERO主板并没有直接照搬上一代主板,而是增加了一些新的设置,让13代酷睿处理器更易用、更易用。

主板支持内存XMP功能,该功能在BIOS中称为DOCP功能,在Ai智能超频项目中设置。

在这个华硕多核增强功能中,除了自动和关闭功能之外,在启用的设置中还有两个不同的项目。 一直在满负荷运行; 另一个项目也解除了CPU的PL1和PL2功耗限制,但CPU温度将控制在90℃。 这种看似矛盾的设定其实非常巧妙。 首先,这个设置确实可以让CPU的性能高于默认状态。 二是充分发挥散热器的性能。 散热器的性能越好,CPU的性能就越强。 可以发挥出来,而且CPU的实际温度也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对于Core i9这样发热量较高的CPU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设置。

要启用的核心数在高级菜单下的CPU 设置中设置。 E-Core 可以单独关闭每个核心或全部关闭,而 P-Core 必须至少保留一个。 另外,P-Core的超线程功能还可以逐核调整,对于有需要的玩家来说应该是一个比较贴心的设置。

TVB项目中的Cache OC是针对特定情况下提高P-Core性能的项目。 E-Core有利于提高CPU的多线程性能,但是E-Core的存在可能会带来一些软件兼容性问题,并且不利于P-Core的进一步性能,因为它会影响CPU的频率缓存。 Cache OC 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通过合理的设置,Cache可以在纯P-Core状态下保持较高的频率,同时E-Core在需要多线程时也可以介入工作。

Z790支持动态内存频率调整技术。 如果CPU负载比较高,就会跳到更高的频率,也就是XMP频率。 当没有负载时,它将切换回自己的默认频率。 该功能可以在 BIOS 中启用。 只要支持XMP DDR4和DDR5内存就可以启用。 不过ROG Z790 HERO的选项隐藏得有点深,具体位置就看它了。 图片。

超频体验:Core i9-最高P-Core全核5.9GHz

要对ROG Z790 Hero主板上的Core i9处理器进行超频,传统的方法是进入BIOS进行详细设置,但Intel提供的XTU软件也是一个相对方便且功能强大的选择。 这次我们将尝试在 XTU 软件中对 Core i9 处理器进行超频。

13代酷睿K系列处理器支持XTU软件中的Speed功能,相当于XTU软件的一键超频。 启动该功能后,会根据当前的使用环境释放处理器的潜力。 不过,由于Core i9本身的频率设置就比较极端,使用Speed功能并不能给CPU带来更高的频率参数。

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该功能来手动超频。 功能提供的超频项目非常丰富。 您不仅可以设置每个P-Core和E-Core的最高睿频频率,还包括高级核心电压项目。 它很容易使用。 也很方便。 经过我们的尝试,在核心电压+0.02V的情况下,我们将手中的酷睿i9处理器的P-Core全核睿频频率从5.5GHz提高到了5.9GHz,E-Core全核睿频频率从5.5GHz提升到了5.9GHz频率从4.3GHz提升到4.5GHz,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R23测试,得分为40388分,相比默认频率下的39278分提升了2.82%。 但需要注意的是,P-Core 的实际频率无法稳定在最高睿频,因为此时处理器的工作温度过高。 因此,如果想要充分挖掘酷睿i9处理器的超频潜力,一款性能强大的散热器是必不可少的。

总结:13代酷睿处理器的优秀搭档

对于13代酷睿处理器来说,ROG Z790 HERO的配置非常全面。 支持DDR5-7200内存,总容量高达128GB。 它还提供了两个4端口和足够数量的USB端口。 前置 USB 3.2 Gen 2*2 Type-C 端口还支持 60W QC 4.0+ 快速充电。 板上有 3 个 M.2 端口,扩展卡上有 2 个。 网络方面,有2.5Gb有线LAN和WiFi 6E无线WLAN无线,基本上都是走在市场需求前沿的配置。

ROG Z790 HERO主板不仅在扩展方面具有优势,其20+1相供电完全可以满足酷睿i9处理器的需求,而且在超频时也能有稳定的供电来保持CPU的运行。 事实上,在我们的测试中,要挖掘酷睿i9的超频潜力,瓶颈其实就是散热器,而且主板的供电能力是绰绰有余的,这一点也让人印象深刻。

另外,我们都喜欢的ROG显卡的易拆卸功能,我们很惊讶地看到它这次得到了改进,增加了卡扣自动复位功能。 虽然这并没有让ROG显卡变得更加好用,但是使用起来确实有更好的手感,甚至可以说有点“治愈强迫症”的感觉。 可以说是好用、舒适。

因此,作为一款各方面都考虑周到的主板,唯一可能让玩家止步ROG Z790 HERO的因素可能就是它5199元的售价。 不过考虑到主板本身的品质以及所面对的玩家群体,这个价格其实也在意料之中,并不影响其成为13代酷睿处理器的优秀搭档。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