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直接购买市场上的成品电脑相比,您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安装,并且硬件的选择也更加灵活。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机箱的外观和颜色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安装确实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台式电脑组装需要涉及CPU、显卡、主板、内存、机箱、电源、硬盘等一系列硬件,仅考虑硬件兼容性,很多不懂电脑的新手都会望而却步。 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配件的选择和搭配,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要DIY却又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大家。
1、CPU
CPU作为硬件的核心单元,对于计算机的运行至关重要。 在当前的CPU市场上,连续几年稳坐头把交椅的英特尔,以近80%的市场份额成为无数消费者的首选; 从研发之初就与各大软件厂商的深度合作也使得其具有更高的兼容性。 因此在CPU配置上,Intel无疑是小编最推荐的选择。 英特尔今年推出的第12代酷睿处理器的性能相比上一代有了很大的提升。 因此,台式机组装CPU建议选择Intel第12代酷睿处理器。
从Intel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12代酷睿处理器亮点十足,无论是性能核心(P核)+能效核心(E核)的混合架构设计还是Intel 7代制程技术,都可以称为飞跃。 改进。 性能核心最大程度提升单线程性能和响应速度,能效核心为多任务处理提供可扩展的多线程性能和高效的后台任务卸载。 双核协同保证CPU高效率、低能耗地完成运行任务。 经过实际运行环境测试,12代酷睿处理器的游戏性能和办公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从产品技术上来看,Intel从11代酷睿开始就采用了比常规设计更薄的CPU核心,以提高其垂直方向的导热性能。 到了12代桌面后,CPU核心依然保持超薄设计。 它还采用了更薄的钎焊导热材料,表面的铜合金顶盖也进行了加厚。 因此,12代酷睿的散热性能更好。 而且功耗控制比较好。 12代酷睿处理器的架构变化让人意想不到。 其高性能混合架构设计将为内容创作团队和游戏玩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关于CPU的型号选择,我们首先要了解如何通过型号来区分。 Intel的Core系列处理器基本采用以下命名规则:即“Core i”+“3/5/7/9”+“数字型号”。 其中,i3-i9对应从基础到高端的不同型号,后面的数字型号分别对应产品代次、性能差异、系列差异。 具体到选型阶段,如果想在组装台式电脑时选择最合适的CPU,就得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预算进行梯度选型。
日常办公、看直播和轻游戏娱乐需求——入门级CPU
Intel i3级别定位入门级,可以满足网课、网页浏览、日常办公、看电影、lol级电竞网游等日常应用场景。 目前售价仅千元出头。
满足常见的生产力需求,能够玩常见的网络游戏-中端CPU
Intel i5系列定位为中端处理器。 作为市场上的主流处理器,其性能强劲。 配置一般都是6核12线程起步。 可以满足常见网游和一般3A游戏大作的CPU性能需求。 同时,在3D渲染等生产力场景中也表现出色。
适合游戏爱好者和视频编辑、影视后期制作需求——高端旗舰CPU
Intel i7和i9系列的高端旗舰CPU通常会搭配高端显卡。 与高昂的价格相匹配的是更强大的性能。 这个级别的CPU适合游戏爱好者以及视频编辑和渲染需求较大的用户。 也可以以比较高的性能来使用。 以高图形级别运行 AAA 游戏。
2、显卡
显卡负责输出显示图形。 简单来说,它处理图像。 显示屏上看到的任何图像都是由显卡一一“绘制”出来的,所以对于喜欢玩游戏和从事专业图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卡非常重要。 显卡分为独立显卡和核心显卡。 核心显卡基本上是与CPU内置的。 对于只是看视频或者有简单办公需求的用户来说,内置显卡就足够了。 但对于中度甚至重度游戏爱好者或者生产力需求较高的用户来说,在组装台式机时选择安装独立显卡是很有必要的。
显卡和CPU一样,也有型号和等级。 不同品牌的定位不同,显卡的价格也不同。 以往显卡市场一直都是一家独大,但今年Intel推出ARC系列后,无疑给用户带来了新的选择。 其中ARC A380是一款入门级独立显示器,千元出头的价格让人不得不感叹其超高的性价比。 如果您是游戏需求中等的用户,建议购买入门级独立显卡; 如果您是重度游戏玩家或对生产力性能要求较高的用户,建议您购买更高端的独立显卡,以确保更好的游戏和创作体验。 同时,在购买显卡时,还需要考虑CPU的性能。 只有两者处于同一水平或者显卡的性能高于CPU的情况下,两者才能表现得更好。 一般来说,同级别的产品之间不会有性能差距。 太大了,大家可以参考2023年显卡天梯图根据自己的预算和期望来选择。
3. 底盘
选择电脑机箱时要注意尺寸、散热、共振、兼容性等。机箱的尺寸决定了主板的尺寸,而散热则需要优秀的风道设计; 共振的概率与几个主要风扇的寿命密切相关。 当电源风扇和机箱风扇轴老化、松动时,机箱声音会变大。 ,在夜间更为明显,所以建议喜欢夜间玩游戏的玩家尽量选择减震效果更好的机箱; 兼容性取决于考虑主板规格和机箱支持的显卡长度,避免购买后出现无法安装的情况。
4、主板
主板关系到整个电脑的稳定性和扩展性、散热、供电稳定性和扩展能力。 这些也是目前影响主板价格最重要的因素。 不同类型的主板上的CPU插槽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购买主板时,首先要选择CPU(主板一般是和CPU一起选择的); 其次,必须检查所选CPU对应的主板“芯片组”,即主板上核心芯片的作用之一就是让主板能够识别CPU,然后正常工作。 主要看接口能否匹配; 然后选择芯片组对应的具体主板。 一般来说,电商平台都会有相应的CPU主板套装。 直接购物。
五:记忆
目前内存已经发展到了DDR5时代,但是主流的选择还是DDR4,主要有2666、3200、3600三种频率。性价比最高的就是,如果你想让电脑运行流畅,你就选择DDR4吧。轻型用途可以考虑16GB内存容量; 如果你想玩大部分大型游戏都没有问题,建议选择32GB内存。 如果是专业工作站,则要看具体使用的软件以及各个软件的使用频率。 如果你经常使用AE,建议从64GB内存开始,并准备好添加到128GB。 关于内存通道的问题,如果预算不是很低,建议使用双通道内存,可以有效避免卡顿。
六:硬盘
目前,固态硬盘正在慢慢取代机械硬盘。 固态硬盘打破了机械硬盘的性能瓶颈,读取速度显着提升。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会选择前者作为主驱动器,后者作为存储驱动器。 组装电脑在硬盘方面一般有以下几种选择:
单独搭配机械硬盘:优点是存储容量大,硬盘损坏后大概率可以通过数据恢复来恢复。 对于存储重要数据的用户来说,机械硬盘是非常有必要的。缺点是读写速度慢、噪音大
单独搭配固态硬盘:开关机速度、复制文件、系统流畅度都非常出色。 缺点是容量比较小,损坏后很难通过数据恢复来找回数据。
机械+固态双硬盘方案:是目前流行的硬盘搭配方案。 目前大容量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贵很多。 建议小容量固态硬盘+大存储机械硬盘,比如512G固态+2TB机械双硬盘就够了。 。
七:电源
电源必须满足两个核心条件:稳定和电量充足。 电源对计算机的稳定性、寿命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电源不稳定很容易使电容爆裂,导致硬盘死机。 因此,在选择电源时,应主要考虑一线品牌,切勿选择廉价的山寨产品。 品牌。 电源的功耗根据计算机的运行要求而变化。 如果长时间全高清玩游戏,显卡处于高负载状态,电源越大越好,这样可以减少热量和噪音。 不同负载下电源的转换率也不同。 通常电源的长期负载在40%~60%之间时转换率最高。 建议购买总输出稍大的电源,主要是利用最佳的转换率并减少热量和风扇噪音。 ,并降低电容器爆炸的概率,提高电源的使用寿命。
以上是小编分享的桌面组装测量尺寸。 希望对大家在选购配置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不过,组装电脑最重要的是从预算和实际需求出发,关注硬件市场的变化,购买性价比高的产品。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桌面组装硬件。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