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价值事务所》第1345篇原创文章。 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的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笔者没有建群,不收取推荐股票费用,也不为客户理财。
2023年疫情期间,导演常去锻炼的健身房经营困难。 一方面,由于频繁封城,商店无法正常营业,很多生意无法开展,但还要支付租金; 另一方面,由于三年的疫情对消费者收入和信心造成较大影响,很多会员购买和续费课程都遇到了困难。 种种影响,主任本人也曾纠结过是否要继续上课一段时间。
于是,在经营最困难的时期(几乎没有顾客),教练开始在店边的夜市摆摊卖烤串。
据教练介绍,初期投资1万元投入购买小推车和烤串设备,平均每晚收入1000元左右,毛利达60%。
于是导演得了职业病,开始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根据教练给出的数据,一个月有30天,假设摊位营业25天,收入为2.5万,毛利为1.5万,并且没有房租等成本。 这个收入看上去还可以,但是如果算上教练本人和家人的劳动以及消耗品的损失(总会有一些食材当天没卖完,第二天也不会留着卖。他们要么自己烘烤并食用,要么直接送人或扔掉)。 事实上,几乎没有钱可赚,而且付出的劳动力成本也不低。
按照教练的说法,早上要去市场买菜,下午叫家人帮我串串,晚上摆摊,一整天都在那里度过。 厂长心想,这种小生意的毛利率并不高。 雇人买菜、穿串显然是不现实的。 他只能利用家里的“免费劳动力”,所以这种生意确实只适合年轻夫妇自己做。 辛苦了。
教练经营烧烤摊的生意没持续多久,就罢工了。 确实,这个行业的辛苦和收入可以说是完全不成比例的。 这确实和他们当教练的商业模式相差甚远……
餐饮需要整天忙碌的工作。 据教练介绍,摆摊还好,但串串是最痛苦的。 整个下午我的手都是肉味,洗不掉。 我刚开始做,因为我没有经验。 在准备货物的过程中很容易出错。 生鲜食品不能像普通商品那样长期保存。 隔夜的蔬菜和肉类几乎不能再用了。 如果准备太多,就会承受“巨大的损失”。 如果你准备的太少,你赚的钱就会更少。 身心都疲惫不堪。
作为教练,你只需要留在成员身边,不需要做任何准备。 与其他服务行业相比,一天的工作量并不大。 由于客单价高,所以最终收入还不错。 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要做。 有一定数量的会员。
所以,习惯了当教练的人,实在是无法适应餐饮人的生存模式。
万物皆不平等
听完教练诉说自己卖烤肉串的经历后,导演就在想金融行业、互联网行业的人是多么优秀、多么有能力。 为什么他们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随便敲敲键盘,月收入可能还比不上卖烤肉串的人呢? 餐饮辛苦一年能挣多少钱?
为什么有的人赚钱那么容易? 有些人赚钱就这么难吗?
有的公司即使是个白痴当董事长也能赚钱,而有的公司靠着老板的努力也只能勉强维持……
归根结底,还是商业模式的差异。
这位导演此前曾报道过新乳业,一家经营低温鲜奶的公司。 由于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低温鲜奶代替常温袋装奶,并使用高蛋白有机低温鲜奶。 牛奶代替普通低温鲜奶。
虽然新乳业在这个行业做得相当不错,并且通过多年的努力摸出了自己独特的秘诀,但说实话,它赚到钱比其他行业的公司要困难很多倍。 即便是低温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但他的钱却不如二线甚至三线的白酒企业多,赚钱也不像别人那么容易。
低温奶的保质期通常为7-14天。 只要过了保质期,超市基本上都会开始打折促销。 保质期越长,贬值的幅度就越大。 即将过期的鲜牛奶不能上架,将直接报废。 加工、高损耗、高运费(需全程冷链运输),一不小心就有损失的风险(新乳业整体净利润率只有4个点左右)。
另一方面,酒没有保质期,可以无限期保存。 时间越长,其价值就越高。 即使是江小白、二锅头这样的低档白酒,单价也比鲜奶高出很多,更何况那些动辄几百甚至上千的白酒。 高档白酒。 而且最重要的是,白酒行业的竞争其实很不充分,尤其是高端白酒。 不信的话,我们去任何一家大型超市,几乎都会有专门的柜子(上锁)展示高档酒类,而且展示的品牌极其有限。
因此,华润啤酒在2023年业绩交流会上提到,白酒是一个空间非常巨大的行业,赚钱容易,竞争也不激烈。 它将进入白酒行业,几年之内,白酒将为它的业绩做出贡献。 比重较大。 华润还表示,目前公司的利润主要以啤酒为主,但10年后啤酒可能只占一小部分,白酒将占大部分。 然后华润算了一笔账,发现旗下的雪花啤酒用了20年的时间才达到280亿的销售额。 最终只贡献了可怜的12亿利润,但如果做白酒,只需要做出40亿的营收,也能有12亿的利润。
此外,白酒企业几乎没有资本支出。 与其他公司需要不断建造工厂和更新设备不同,他们只需要几个地窖。 所以,在资本市场上,白酒企业只是贪图便宜(高分红),没有听说哪家企业做完之后能找到资本市场拿钱。
哎,这可能就是很多到了一定年龄的基金经理,仓位上全是酒的原因吧。
毕竟,有的企业天生就是躺着赚钱的(比如烟酒,尤其是高端烟酒),有的企业天生就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比如低温鲜奶、超市、生鲜、等等,需要高额亏损,极其辛苦,利润微薄,相对于行业员工来说,消费者是最大的受益者),而有些企业天生就是讨债人(比如有些制造业,烧钱无底洞) ,并且总是在建设新工厂,更新新技术,自由现金流(似乎永远无法将其变成常规业务,我会时不时地向市场伸手要钱。)
免责声明:文章仅记录作者想法,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有巨大风险,需谨慎、谨慎。 希望大家像对待装修房子一样对待自己的投资,不要让选择公司的时间不如选择家具的时间。 很多,小钱你可以反复掂量,但大钱你为什么这么不小心呢?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