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文章的结构。 这篇文章主要讲四件事。
2. 减速线阻值下降实验
3.使用主板PWM控制
4、噪声温度相关测试
5、软件使用
论电脑静音的重要性
在主机主动散热的情况下,如果想要获得非常好的静音体验,软件和硬件的相互配合就显得非常重要。 每个人对声音的敏感度可能不同,所以有的人可以忍受,有的人听着不舒服。
我用的电脑应该有一段时间出现异常了,可能是因为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
夏天来了,电脑每晚的嗡嗡声让人分心。 家里的主机平时都是用来看视频码字的,基本都是轻办公用,不费力气也不玩游戏,主要是我没有那个时间。 现在这个状态也该整理一下了,是时候折腾一下这个老头了。
这款散热器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但是却从未见过。 如果明白的话请在评论区看看。
打开箱子检查一下。 基本上能转动并发出声音的只有三个,CPU散热器风扇、机箱风扇、电源风扇。 系统盘是固态,仓库是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也有一定的声音,有的机械硬盘声音很大。
我把SATA线拔了又插,几乎是一样的。 机箱风扇是pwm控制的,转速不到800转,基本没有声音,只剩下CPU散热器风扇和机箱风扇了。
前段时间把散热器换成了,我的旧机压力稳定了,所以散热器和机箱风扇的问题就排除了。
最后的解决办法是买一个c12c风扇来代替电源风扇,大概就足以解决问题了。
本来二手电源并不贵,而且入门级风扇和我的旧电源匹配,完美匹配没有问题。
据说普通电源使用两年后风扇噪音太大。 最好直接更换风扇,电源本身没有问题。
电源品牌老风扇是120规格。 我对比了利民两款车型的做工。 风扇要求不高,工包风扇就够了。 比原来的电源风扇好很多,而且可以更换。
这里我想说一下为什么我不买2pin风扇直接更换。
其实之前风扇就已经上过油了,效果不好,而且声音还是有点大。 后来我在DD上买了个大4P风扇,直接装上去。 声音嗡嗡作响,据说转速高达1000转。
这时候就让我想起了减速线,这样速度下降的时候声音就会下来。
这里可以直接选择大4P电源。 估计风扇端电压为7V,可降低转速。
但这时候,问题又来了。 当电脑高负载时,旧电源的风扇转速固定,散热仍面临压力。 低负载时,即使使用7V供电,风扇转速仍然有点快,声音仍然很大。
这简直就是太高太低了,也没啥用。
回到之前的验证,我并没有直接购买减速线。 减速电缆的电阻约为27欧姆,但我知道它肯定达不到我想要的速度。
于是我自己找了几个降压元件。 除了电阻之外,发光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的串联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要经过多次校准才能找到合适的电压,确实很不方便。
估计串联可调电阻会更方便。 可惜我翻遍了我的百宝箱,10k可调电阻只有两个。 单独买太麻烦了。 我们先尝试找到两个电阻。
拆掉两个串联的10毫欧电阻后,实际降速效果还是不错的,在12V电压下可以明显感觉到降速。
压降在2V左右,后面也做了5V相关测试,供参考。
我还使用了两个 50 毫欧电阻进行实验,以找到合适的电压来降低速度。
这里,电源提供5V和12V电压,如果5V就够了,那就省了很多麻烦。
有些人使用红色和黄色电线来获得 7 伏电压。 我没有测量过这个的长期安全性,所以我可以自行区分。 我串联了 20 毫欧,将电压降至 9.05V。
联想老机箱风扇9cm,转速3500转。 并联时与塔式风机转速不同步。 机箱里没有地方放置12cm风扇,这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利民c12c风扇最高转速1550,实测1680,两者差距很大。
主板只有两个pwm控制,所以注定了必须并联一个风扇。 那么问题来了,解决办法有两种,第一个是机箱和电源,第二个是机箱和CPU风扇并联。 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我预设了电源的风扇转速在500到900转以内,足够散热,这样电源风扇的风噪就比较小,声音几乎听不到,也能满足电源的散热要求。
以前CPU塔式风扇转速不超过700转,核心温度59,稍微降低转速是没有问题的,这样主机的声音控制效果更好。 但是当我将机箱风扇与CPU风扇并联时,机箱风扇的声音还是有点大。
这也是我至今还在研究这条减速线的原因。
其实这个减速线最终没有用,因为CPU正常待机转速在300转以上,机箱风扇听不到声音。
原因是我在控制软件中重新设置了调整补偿。 当我调到800转时,机箱风扇只发出很小的声音,甚至没有硬盘的声音那么大,所以这条减速线最终失败了。 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就像自己折腾折腾一样。
这里的目的是为以后的一些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如果两个转速不一致的风扇采用pwm控制并联,仍然可以用一个电阻来调节其中一个风扇的转速,即pwm控制后降压。 实际测量没有问题,速度可以降到很低的状态。
当电阻不够的时候,可以稍微加大,比如选择10到50毫欧之间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较大,则必须注意电阻的发热情况。 最好使用风道来冷却电阻。 这样比较安全。 记得用热缩管包裹起来,然后用黄蜡管加热。
组装没有压力,只需连接电线即可,主要原因是可以降低速度来解决问题。
在最终测试中,噪音相对较低。 晚上关窗情况下,主机在36分贝以内,更换前为42分贝,50厘米距离基本听不到。
外面车辆很多,环境噪音达到了50分贝左右。 最后我发现我很孤独。 不过也不是没什么,底盘已经没有了那种嗡嗡声,而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效果最为明显。
环境声音是短暂的或高频或低频的声音。 计算机则不同。 一直很吵,基本上是低频振动。
夏天心烦意乱,乱打几个字就无法平静,洒家有种想砸他的冲动(不好意思,我最近和孩子一起看水浒传,经常提到鲁智深的那句台词)。
待机时,机箱风扇和CPU塔式风扇的转速控制仍然很低,CPU核心为42度,扇叶一碰就停,满足基本散热。
附上鲁大师的温度和压力测试。 15分钟CPU核心温度59度,CPU和电源风扇转速在850左右。看上图,CPU烤箱测试与鲁大师基本一致,CPU占用率稍微高点。
使用温度测试仪记录电源出风口的温度,并使用NTC检测曲线记录数据。 耗时15分钟,机器烘烤时同步记录。
环境温度从 32 度开始。 15分钟后,出风口最高温度为38度。 轻办公很少在高负载下运行,所以pwm控制风扇没有问题。 。
软件功能强大,有电源风扇调节曲线,非常接近高端电源的自动温控和启停。 这里我想说的是,大功率电源待机时的初转速越高,风扇的转速就可以越低,一点压力都没有。
大多数主板都需要在BIOS中进行调整校准,反复关机还是很不方便。 即使是主板官方的CNC软件也不能与之混淆。
软件很小,配置好数据,开机后就会自动管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最近也出了中文版,上手也比较容易。 特别适合拥有海景房、管理大量粉丝的房东。 强烈推荐。
这里提醒大家,更换电源风扇时,曲线设置一定要有足够的余量,并且要采用多次校准的方法,尤其是游戏机,避免过热损坏硬件。
本文为个人原创。 文章仅记录风扇更换的相关情况。 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想法,可以一起交流。 您觉得这个软件怎么样? 我们期待您的热情评论。 下期我们就来聊聊这款牛逼的软件,到底有什么精彩之处,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感兴趣。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