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正在侵入生活。 一个迹象是:越来越多的特效道具开始设置并引爆话题。
今年8月,李现用哪吒特效拍摄抖音,引发明星变身哪吒风潮; 9月,ZAO连续一周位居AppStore免费榜榜首; 而在大洋彼岸,FaceApp全球下载量一周突破1000万; Snapchat也因为推出性别转换和娃娃脸滤镜,日常生活和股价双双上涨。
这些特效是如何流行起来的,它们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小视频是否会抢占眼球,会给影视特效行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通过采访抖音特效艺术家和相关企业家,我们希望描述这种新的商业模式。
01
100 亿次使用 = 20,000 名关注者
你用的那些抖音特效并不都是内部人员制作的。
去年9月,抖音开始在全国招募特效师。 白小白是一位从业十几年的动画设计师,目前在深圳做自由职业者。 他于今年3月加入抖音特效开放平台,半年内发布了140多个特效道具。 这些道具已被超过4000万人次使用,总播放量超过100亿次。
特效应用程序
100多名抖音特效师需要使用PS、AE等软件设计图案,然后通过抖音指定软件Effect Creator合成特效,导出上传至特效App。 抖音官方审核通过后,特效将出现在抖音原创面板中。 如果数据好的话,也会上线到最新/热门面板。
另一位抖音特效师柯西西告诉我,抖音主要审核的是技术和创意两个方面。 即使一开始不推荐原装面板,也没关系。 只要后续传播热度达到500,也会进入热门面板,“其实很多人都会用同一个模型,传播的裂变会快速增长。”
目前,白小白已经有五六部作品登上热门面板。 根据他的经验,进入这些位置的道具一般都会增加数十倍的使用率。 他主要创作深受中年女性喜爱的花花朵。 这类用户恰好是社交传播的主力军。
他以一个名为“花瓣之心”的特效为例,解释了这个传送路径。
花瓣心
这个道具效果非常好:伸出你的手,一颗由花瓣组成的心就会出现在镜头中。 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因为手掌距离摄像头太近,导致有些人长不出心来;有些人因为手掌距离摄像头太近,导致无法长出心来;有些人因为手掌距离摄像头太近,导致有些人无法长出心来;有些人因为手掌距离摄像头太近,导致有些人无法长出心来;有些人因为手掌距离摄像头太近,导致有些人无法长出心脏等。 因为软件的bug,有人召唤出了两颗心。 但也正是这些问题,让阿姨们编出笑话:一花未婚,两花已婚,没有一花是单身。
一个道具的制作时间可以从3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不等。 增粉效率如何? 答案是:100万人使用,粉丝数量最多会增加几百个。 白小白的抖音主页显示,他有10万粉丝,但之前上头条筹集到的粉丝有8万。 也就是说,我半年时间制作了数百个道具,才收获了两万粉丝。
特效粉增加功能
好消息是,抖音刚刚发布了特效加粉丝的功能。 现在在每个带有道具的视频中,都会生成一个“道具聚合页面”。 用户点击查看使用此道具的所有视频。 特效艺术家的视频将排名第一。 不过,由于刚刚上映,增加粉丝的效果还不得而知。
02
特效生意清单,赚零花钱
抖音特效师几乎都是兼职。 他们一般有两种收入:参加比赛获得奖金,以及通过平台接收业务订单。
根据抖音公布的方案,一份商家单价从几千到上万不等。 半年时间,白小白就接到了三四笔业务订单。 用他的话说,现在“只是赚点零花钱”。
此前拥有超过100万粉丝的@膜爸爸,在商业上做得更好。 从事影视行业十年,拍摄过网络剧。 他去年初加入了抖音。 一开始,他招了两个人,每周制作两个特效视频,半年时间就收获了超过100万粉丝。
去年9月成为抖音特效师后,他开始专攻贴纸和道具制作。 这主要是为了省钱,“多人一起制作一个视频就需要几千块钱,而且只有一个人就需要花两三天的时间做特效”。 现在,他将同时接受两种广告:视频业务订单,数量少,价格高; 道具业务订单量大价格低。
熊爸爸的技能点主要是角色扮演道具。 他最受欢迎的作品是《猴哥》面具,目前使用人数超过 1400 万人,累计播放次数达到 50 亿次。 在他看来,受欢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用户熟悉的IP,二是用户的游戏玩法。
猴子特效
“当时正值过年,有人表演了《猴哥》这首歌《心碎了》,大家纷纷效仿,想办法玩,立刻就爆了。” 之后,他趁热打铁,推出了“猪八戒”面膜,同样畅销数百万人使用。 两个月前上线的《牛魔王》原本只有300人使用,也跟着这波热潮而来。
他觉得无论是对口型、戴口罩、还是试探外貌,都是一种视觉上的好奇。 抖音的优势在于搭建了标准化的平台,让特效创作可以低成本快速复制,人人都可以参与使用,持续产生流量。 但特效的生命周期并不长:第一周50万,第二周几万,第三周几千,用户数量不断减少。
此外,商业化并不理想。 熊爸爸在等待:一方面希望抖音技术更加成熟,能够支持更多效果; 有人全职做这件事。”
03
平台购买道具,只愿意花3000元
道具广告价值低,有版权价值吗? 比如用户按照使用次数付费,抖音则按照流量向特效师付费。 这其实是有先例的。 许多相机应用程序都有付费滤镜。 当平台上的材料不足时,他们会向制作公司批量购买。
创意视频是一家以特效制作起家的MCN,孵化了@慧慧周@照片自习室@非非宇Fay等技术直播IP。 2018年初,他们在抖音上发布了第一个视频,视频中使用了控雨特效。 当时抖音日活数千万的时候,播放量就达到了几千万。
@慧慧周 – 《防雨》
两个月后,抖音根据这个想法制作了一款防雨材料。 目前,该素材已被使用1900万次,视频播放量已突破200亿。 甚至在今年6月份,它就跻身抖音特效使用量前十名。
去年,至少有十几家平台找到创意视频联合创始人梁子康,批量采购特效素材。 其中有腾讯、抖音等大公司,也有规模较小的短视频制作软件。 许多人想永久购买十个或数百个,但即使材料质量再高,生产的平均出价也只有3000元。
为什么大公司不愿意买材料? 因为流量和技术,都在抖音手里。 换句话说,吸引用户的并不是炫酷的特效,而是抖音的产品和算法让这些特效受欢迎。
小公司也有不竞标的理由:一是制作低质量特效的门槛不高,多招几个人就可以了;
平台购买道具,毕竟有价无市。 今年,没有人再提物质合作了。
出售课程和设备
虽然平台不再批量采购,但个人对于采购物资的需求依然很大。 创意视频还将精选热门视频,制作相应的特效素材,并在电商平台上销售。
梁子康对“流行风”的定义多指播放量超过1000万、点赞数超过30万的视频。 在此过程中,制作视频的方法和过程也将被记录为5-10分钟的微课程。 最终,一个创意可以实现三种盈利方式:视频广告销售、素材+课程销售、单一素材销售。
当然,知识付费和资料的利润是很薄的。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C端流量的留存和转化以及付费社区的建立。 目前,创意视频拥有超过5万C端付费用户和超过2万个社区。
04
回归传统:制作成本5000元/秒
特效滤镜可以引爆话题,但永远不会成为话题。 特效艺术家要想获得粉丝、赚钱,还是要靠视频制作。
对于创意视频来说,特效素材的销售和交易以及知识付费属于少量的2C收入。 公司的主要收入实际上是2B广告、视频制作费和企业短视频代理业务。
除了稳定的头部IP广告收入外,他们还会为品牌制作宣传视频,价格一般在5000-8000元/秒。 再往下,就是企业账户代理运营业务。
“现在我们的客户主要是汽车和消费类上市公司。下半年,除了服务大公司外,西安和长沙分公司还将运营5至10家当地中小企业的账户”。 梁子康表示,他们将从明年初开始。 做一个产品,把2B企业定制服务与2C知识付费、材料结合起来。
抖音@疯狂特效师
抖音上另一个以制作为中心的账号是@疯狂特感师,它是长沙广播电视国有控股公司的子公司。 去年5月,因为一条《擎天柱跳舞》的视频,@疯狂特效师几天内播放量近亿,收获了70万粉丝。 运营一年半以来,目前拥有超过340万粉丝。
Land Yok 的视频都是关于大场景和大制作的。 你可以看到类似《变形金刚》的场景,一辆汽车停在路边,突然车门打开,轮胎旋转,它变成了一个巨型机器人,跑了起来。 还可以看到技术宅的硬核告白:女孩面前的高楼突然堆满了五颜六色的气球,男孩打个响指,气球就随着高楼飞走了……
@疯狂特效师-《告白气球》
这背后是高昂的劳动力成本。 Land Yok表示,早期他担任过多个职位,现在团队已经扩大到10人,动画、模型、特效、合成每个步骤都有专人负责。 有些机甲动画全是CG,需要两名动画师工作一周。 当你太忙的时候,你也会请外包团队来协助。
现在,他们每月发布 8 个视频,最多包含 4 个广告。 据星图平台显示,@crazy特效师20秒内报价11万,20秒到55秒报价16万。 换算下来,大约是每秒5000元的制作费。
Land Yok表示,他是抱着做“艺术品”的心态来制作抖音的。 但事实上,这样的重模式并不适合短平快的平台。 @疯狂特感师能火起来,与抖音早期扶持科技流的政策,以及账号本身的内容规划有关。 在他看来,虽然以高品质特效闻名,但核心卖点仍然是人物和笑点。
随着AI技术和短视频的快速发展,特效道具又延伸出了一个子品类。 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600亿,短视频日活总量也达到10亿。 很多动画特效师也因此转投抖音快手赚钱。
事实证明,特效对于平台是有效的——无论是ZAO的推广还是Snap的推广,对于热门IP同样有效——否则就不会有@慧慧周@疯狂特感师的崛起。 但这种“有效性”是有条件的:要么有DeepFake新技术加持,要么内容本身具备爆款潜力。
虽然特效本身也需要创意,但在技术门槛不高、平台控制流量的当下,这种创意不仅增加粉丝的效率低下,而且商业效益也极其有限。
那些转行的动画师无法从特效道具的开发中获益,仍然要回到原来的职业——依靠高成本、大规模制作建立差异化,还要加入惊心动魄的情节——完成作品后才能以价格出售。
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至少目前来看,无论有多少ZAO,短视频特效道具似乎都没有生意。
如果您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留言并推荐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