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评价指南》),从四个方面对幼儿园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习惯、快速发展响应处置能力,注重过程评估……
文件出台后,很多幼儿园管理者可能通过学习领会了《评估指引》的核心内容,但仍不知道如何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5月5日晚,读书少儿邀请成都第33幼儿园王亚丽园长分享《后台如何运用“三标”流程管理幼儿园》主题,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对于幼儿园。 起来复习一下。
王亚丽
成都第33幼儿园园长
成都王亚丽名师工作室负责人
成都市科学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
中小学高级教师
前段时间发布的《评估指南》引发了全国学前教育界的学习热潮。 该文件的发布,为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价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也重新定义了优质幼儿园的标准。 文件提到“幼儿园要建立常态化自评机制”“幼儿园每学期开展自评”,那么什么是“机制”,什么是“自评机制”,如何“常态化” 、“有机制,谁来评判”等问题是幼儿园管理乃至每个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幼儿园制度:是指幼儿园为教学及相关配套活动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规章和实施细则的总称。
幼儿园机制: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 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为了实现幼儿的目标,它把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和对各类人员的要求进行组织和系统化,规定了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工作程序。
两者的联系在于机制服从制度。 机制是通过制度体系内部各组成部分以一定方式相互作用来实现其特定功能的。 体制机制的运行规则都是人为设定的,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幼儿园机制是幼儿园的一种运行模式,或者称为运行规则。 如何建立这样的机制,正是幼儿园需要思考的问题。
多年来,三十三幼儿园通过“三达标”过程管理模式,巩固幼儿园过程管理,提升过程质量,这也正是符合《考核指南》的要求。 “流程管理进行自评自建,一步步从规范化园区管理到精细化园区管理再到高品质园区管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三十三幼儿园“三个标准”的运用情况” 幼儿园精细化管理过程。
“三个标准”具体是指幼儿园的培训标准、(工作)运作标准、评价标准。 “三标准”流程是指以流程图的方式整合和梳理幼儿园“培养、使用、评价”标准的过程。 “三达标”过程有系统流程、工作流程。 “三合一”流程图可以集中指令,减少能耗。 其目的是增加价值并提高管理效率。
“三标准”流程的制定采用“七步循环法”,下面一一与大家分享。
一问:发现幼儿园实践中的问题
作为管理团队,要善于发现幼儿园体系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幼儿园管理体系缺乏顶层设计; 有系统,但不系统; 有制度,但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等。
同时,近期颁布的《评价指南》也多次提及与“制度”相关的评价内容,这也说明幼儿园自评自查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幼儿园自评自查制度的发挥发挥着关键作用。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
✦《完善党组织领导幼儿园工作的体制机制……》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思想工作责任制……”
✦“膳食营养、卫生消毒、疾病预防、健康检查等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健全,认真落实。”
✦《认真落实幼儿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紧密合作,积极构建协作教育机制……”
✦“制定合理的教研体系并有效实施……”
二读:学前教育法律法规文件学习
幼儿园在制定自己的体系时,必须要学习很多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政策文件,尤其是一线教师在学习时,必须思考如何在幼儿园落实这些政策文件的要求和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场景。 而“执行”实际上就是过程的质量。 如果实施得好,即过程质量好。 因此,“三个标准”的制定过程必须建立在对大量政策文件的研究基础上。
研究了制度文件后,幼儿园如何落实这些制度文件呢? 需要把握三个关键点:
01.制度化
例如,《三十三少年》建立了大政策文件入园后属于花园的入园制度,共226条,涉及党团工作、园林事务、人事、育儿、卫生等内容。 、家园等等等。 下图是三十三幼儿2019年整理的园地制度。在这几年的实施过程中,幼儿园的园地制度也不断增加和优化。
02.系统化
有的幼儿园系统细节较多,比较繁琐,像珍珠一样分散在幼儿园的各个地方。 这时候管理层在建设系统的时候就需要思考如何将这些琐碎的系统系统化。
例如,安全体系分为几个维度:日常安全管理体系、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门卫安全管理体系等,负责安全的老师需要将这些维度进行整合,使其系统化。
03.形成机制
比如,在三十三个孩子的卫生保健方面,又细分为卫生防疫机制、检查机制、消毒机制等。 管理层需要反思是否对幼儿园现有的制度进行了梳理,形成了自己的机制体系。
三十三名青年按照国家政策文件和要求,采用“系统流程”的方法,形成自己的“三个标准”流程管理机制,让每一项任务更加明确。 在“三标”管理流程体系中,将三大标准分为六类,每一类又细分为各个子类,进而建立完整、系统的“三标”流程管理体系。 整个管理流程使工作系统化、有条理。
因此,在幼儿园工作中,管理者和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有系统的思维。 所谓系统思维,就是人们用系统的观点,系统地认识和协调各种相互关联的物体及其结构和功能的思维。 系统思维中的“系统”分为大系统、中系统、小系统、微系统等。在幼儿园这个大系统中,幼儿部可能是中系统,部分工作可能是微系统。
例如,洗手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涉及到许多微系统。 除了洗手本身之外,还有微系统供孩子们卷起袖子、洗手后放下袖子、顺利擦干手。 因此,管理层在对保育教育质量进行自我评价时,必须注重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细节。
三查:寻找逻辑关系
幼儿园的每一项工作都有逻辑关系。 这种逻辑关系存在于文本体系、文本描述中,甚至存在于流程图中。 我们所谓的逻辑关系包括因果关系、组织关系、整体部分关系、总分关系等,这些逻辑在流程图上一目了然。 因此,幼儿园在制作管理流程图时,必须明确各项任务的逻辑关系。
以医疗过程中小儿抽搐为例。 一旦前后工作逻辑关系不正确、操作顺序不当,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下图是三十三幼儿针对“儿童抽风”事件制作的流程管理图。
事实上,《考核指南》中还提到“推动党的工作与幼儿教育工作紧密结合”。 幼儿园党支部工作的“三大一大”,实际上涉及到多方面的关系。 这些关系是否标准化? ,流程是否合规,对党治、财务的要求是什么,都可以通过逻辑关系体现出来。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逻辑思维强的人还有以下五种表现:
1、思考、说话、做事清晰、有秩序;
2、主次分明,有理有据,很少出现混淆和错误;
3、做事简洁,不多余,不纠结,不铺张;
4、生活中的原则性、灵活性、远见性、系统性的有机统一;
5、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延迟比正常人短很多。
四提取:提取关键词
提取关键词可谓是简单又具有真正的大智慧。 指的是剃刀定律的思维,即抓住重点,把复杂的简单化。 这里的关键词提取并不简单。
例如,以老师非常熟悉的儿童洗手为例。 《指南》等很多文件对于孩子洗手都有相应的要求,包括我们老师也经常以童谣、指韵的形式来教导孩子。 当老师提取关键词,以逻辑的形式将洗手这件事一步一步推下去时,洗手的过程就形成了。
用这个流程来培训保育员,不仅可以训练孩子们好好洗手,还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技能、环保意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再比如新冠肺炎的防控流程,少则三五篇,多则十几页。 幼儿园如何简化冗长的防控方案,如何确保一一落实? 通过提取关键词做流程图,校长做什么、主任做什么、老师应该做什么一目了然。 当所有的执行者都看得清楚、明白自己的责任时,这一整套防控程序才能落实下去。
五画:画流程图
在绘制系统流程之前,需要尽可能找出问题所在,并结合大量政策文件寻找逻辑关系,提取重要事项的关键词予以强调。 过程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它有自己的专业符号。 并不是我们随意画几个圆圈和线条就称之为流程图,也不是像思维导图那样随意。 事实上,流程图有其自己的元素和既定含义。
例如,六边形代表开始,矩形代表过程,四边形代表决定。 带有圆弧的矩形代表终端,不同的箭头代表不同的连接,等等。 同时,绘图过程中必须遵循政策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简洁性、结构性、动态性的原则。
流程体系管理是制度的细化和完善,是工作管理的新形式,是具体工作的细化和完善。 结构流程图还通过不同的图形和连接箭头来显示工作或活动的顺序和逻辑顺序。
六用:“三标”流程的启动和使用
不同人群使用的流程是不同的。 幼儿园主要分为管理者、教师和幼儿。 针对这三类人的流程管理应该是不同的。
比如,有专门针对幼儿工作人员指导孩子擦嘴的流程培训。 以“三标准”流程作为培训标准。 幼儿园对老师进行了具体操作流程的培训后,老师按照这个流程图进行工作时,后续的掌握情况和实际行动评价也有参考,管理层可以根据流程图进行检查老师是否有步骤地执行。
“三达标”流程图也是一种自我评估机制。 在流程图制定之初,需要明确谁是培训者,谁是使用者,谁是评估者。 例如,餐饮委员会的流程图明确规定了如何开展工作。 培训的人可以是副校长,执行工作的人可以是监护人,后勤执行人员可以是班里的老师,评估人可以是校长或监护管理主任。
七项调整:调整优化流程
一切制度和制度体系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三个标准”流程的调整过程中引用了PDCA循环理论。 它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Shew Hart博士提出的,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基础。 要求一切工作都按照要求来规划,计划要落实,落实效果要检验,成功的标准要保留,不成功的标准要优化和完善,从而形成七步循环法制定了“三个标准”的流程。
在调整、优化和新增流程的过程中,可以坚持三个原则。 首先,如果有不正确、不适用、不合适的部分,需要对流程进行调整; 二是优化流程有新形势新要求; 第三,有新任务、新问题需要研发流程或新系统。
♥ 关键信息 ♥
关于“三标”流程管理如何运用在幼儿园消毒、午睡、家教等各项工作中,老师们可以点击下图购买《幼儿园“三标”流程管理》进行学习。 书中涵盖了幼儿园保健、儿童饮食、日常保健工作等170多张流程图。 它用“过程”来说话,一看就明白,一学会就学会。 用科学管理打造高品质幼儿园。
点击左侧图片
购买《幼儿园“三标”流程管理》
办好优质幼儿园,落实《考核指引》,可以说是所有幼儿园的美好愿望。 但在落实《考核指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领会《指引》的内在精神,更需要思考如何将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实施,以及如何提高过程质量。
王园长分享的“三个标准”流程,为幼儿园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抓手。 他们也在践行“三个达标”过程中,提升了成都第33幼儿园的管理质量。 最后,王主任还指出:用制度管人,法治大于人治; 让结果说明一切。
编辑| 橙子
评论 | 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