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883字,阅读时间约9分钟】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从字面上来说: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标准的说法是: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德智体美各方面“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为了提高全体公民的整体知识水平,同时通过层层选拔,找出更优秀的人。

教育投资_投资教育是人生最大的回报_投资教育机构真的赚钱吗

那么从家庭的角度(注意我们不是说父母)来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更直接的说,就是投资。 希望对子女教育的投资能够在子女工作进入社会后获得“超额”的真实收入,即投资回报。

不过,这些年的“教育投资”账目却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投资教育机构真的赚钱吗_投资教育是人生最大的回报_教育投资

大家好,我是圆芳,今天我们要讲的是:

教育投资的会计处理

元芳以前也讲过。 圆方大学主修教育学,所以对教育相关话题非常感兴趣。 今天元芳看到了一组“有价值”的数据,证明了一个判断,迫不及待地分享给所有孩子还没有上大学的“家长”。

(此数据来自陆明涛先生的《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转型与结构变迁研究》,在此,向陆明涛先生等专家对人力资本的研究表示感谢。 )

这篇文章发表于2023年,距今已经五年了,但里面的很多数据和预测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文章很长,引用的专业公式也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 先分享一下总结:

采用投资收益法计算的总投资回报率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25倍左右,从1980年代后期迅速下降到2026年的5.8倍; 职业高峰期可以达到50%以上,而2010年以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代只能维持在20%-30%左右。 这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回报率较低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文章中有两个图表比较直观,分享给大家:

图1:中国人力资本溢价和产出

教育投资_投资教育机构真的赚钱吗_投资教育是人生最大的回报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劳动力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逐渐上升,人力资本溢价不断下降。 无独有偶,我们可以看到,2023年人力资本溢价达到最低,这意味着2023年,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获得的劳动力溢价普遍只高于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 高出约30%。

然而,与普通工人相比,他们花费了四年甚至更长的学习时间,投入了数万甚至数百万美元的高等教育(这还不包括为了获得高等教育而前期花费的学费)机会。系列费用)。

做过投资的人都知道,年化30%的回报和年化150%的回报相差不到5倍。 在时间维度上,相差大约50到500倍。

第二张图:中国居民高等教育投资回报

投资教育是人生最大的回报_投资教育机构真的赚钱吗_教育投资

左图比较简单,一目了然。 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按照一个人工作40年计算,如果1982年投资100元接受高等教育,这40年一般可以赚回2500元。 而到了2023年,如果你在高等教育上花费100元,那么在过去的40年里,你大约可以多赚580元。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投资是以入学期间放弃的简单劳动的工资作为投资成本的衡量标准,并不包括学费投资,更不包括辅导等一系列投入。

如果现在学费、生活费越来越贵……如果再加上北上广流行的“百万补习”,那么高等教育的平均投资回报率绝对不是5.8倍,而且58%也不错了。

投资教育是人生最大的回报_投资教育机构真的赚钱吗_教育投资

右边的图有点复杂,讲的是不同年龄段接受过高等教育并参加工作的学生的投资回报率。 如果你是60、70后,基本上可以看到,在职业巅峰期,一年基本就能回本,所以工作39年就不算什么了。 80后也不错。 在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每年高等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50%以上,回报率也非常不错。 而90后包括00后接受高等教育时,回报率只能维持在20%-30%左右。 我们看到这种趋势仍在下降。

再次,这是以入学期间放弃的简单劳动工资作为投资成本的“投资”。 它是按高等教育投资来计算的。 如果出国留学,或者高考前有大量的辅导或者其他投入。 那么上大学很可能是一项亏损的投资。

从这些宝贵的数据和图表中,元芳得出了三个结论,我愿意与我的朋友们分享。

一、为什么要大力搞“双减”

因为从国家层面来说,家长在高等教育之前进行军备竞赛式的投入,总体上肯定是亏损的,而且会无谓地消耗掉大量本来可以创造更大价值的社会财富和人力资源。 孩子的童年并不美好。 就像炒房一样,投资本身就是个人的事情。 国家不应该限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但房地产市场的断崖式跳水会让大多数人血本无归,势必会引发社会问题。 教育投资也是如此……

2、为什么很多家长迷恋“鸡宝宝”

现在的“鸡宝宝”大多是70后、80后的父母。 70后、80后都是教育投入的受益者。 在教育投入很少(补习班相对较少)的前提下,他们通过高等教育获得了超额回报,年化(50%-80%),因此他们相信自己的孩子也会有同样的收获。 然而,时代变了……

教育投资_投资教育是人生最大的回报_投资教育机构真的赚钱吗

三、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发展路径

从对比数据来看,中国的人力资本回报率已经低于美国,与高等教育过剩的英国则较为接近。 中国高等教育回报率较低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前两天,元芳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

“人力资本”是“统一增长理论”的核心。 人口规模与技术的良性反馈循环,即技术进步支撑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加速技术进步,对人类的大部分生存持续发挥作用,逐渐加强,最终达到创新率的临界点在适当的时刻,突破增长停滞点,即“马尔萨斯陷阱”。

因此,我国将不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但人力资本投资无法获得合适的回报,势必会降低国家向家庭的投资意愿。

因此,政府一方面应通过“双减”减轻家庭教育负担,同时放松对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管制,消除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的扭曲,从而提高人力资本薪酬水平;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积极促进这些产业的服务出口,减缓人力资本报酬下降趋势。

在此基础上,人力资本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创业、人力资本入股等方式实现人力资本资本化,将人力资本转化为股权,并从资本入股中获取回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

投资教育机构真的赚钱吗_投资教育是人生最大的回报_教育投资

因此,很多朋友问元芳为什么不建议今年参加公务员考试,因为你要计算高等教育投入和时间的成本,再加上大学的辅导费用。 这笔账,未来40年,无法计算……

投资教育机构真的赚钱吗_投资教育是人生最大的回报_教育投资

对了,一开始就说了,投资是从家庭的角度来看教育,而不是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因为对于父母来说,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投资。

对于父母来说,“教育就是成长,除了成长之外不应该有任何目的”。 智育是培养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 道德教育是鼓励高尚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 美育是培养丰富的心灵,而不是灌输技能。

人生活在社会中,当然要适应现实,但这不应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个体的内在思维能力,从而在面对外在现实时获得内心的自由,获得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维能力,从而摆脱现实的束缚,而不是为了适应现实。

或许,当“教育投资回报”不再具有吸引力时,我们大多数家长都可以回归教育的原点,追求教育的初衷。

加快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学校多元化发展,完善覆盖各阶段的资助体系。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动职业与普通教育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会议报告

投资教育机构真的赚钱吗_投资教育是人生最大的回报_教育投资

你觉得元芳怎么样?

快点点亮“看”吧!!

教育投资_投资教育机构真的赚钱吗_投资教育是人生最大的回报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