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的安装预算有限,CPU爱好者的预算往往不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拆开一款相对较小的风扇,并对三款百元风扇进行评测。
第 1 部分:拆箱风扇
首先拆开CPU风扇的就是下面的雅骏G3。
雅君这个品牌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比较陌生,我们也是第一次接触。 不知道它的性能如何。
小编已经等不及了!
打开顶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户手册。
我以前从来没有把手册作为最后的手段来阅读,但这几行文字成功地吸引了我。
“我们为您准备了手套,以免划伤您的手,”哟,他们带着手套,良心。
还有客服二维码,而且还是QQ。 看来这款风扇是定位国内市场的。
随意翻了几页,图文中的描述还是很仔细的。 在看到散热器之前,光是这本说明书就已经让我对这个品牌产生了好感。
然后下面就是组装零件的盒子,我们打开来看一下。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手套。 还有,Intel/AMD 扣。 拧紧。 风扇剪辑。 风扇减速线。
并且还附送了2g W13硅脂,官网并没有标明这款硅脂的导热系数。
说完配件,终于看到散热器本身了。 散热器高度15.3CM,单风扇,发货时默认安装在散热器上。
整体风格沉稳,与其他单塔散热器类似。
但不同的是,这款风扇有51片鳍片,散热面积约为5300平方厘米。
与目前市面上性价比最高的单塔风机利民AS120相比,多了5个风机。 翅片表面经过处理,不会有粘腻感。
这是一款四热管散热器。 热管表面镀镍,不易氧化。 热管和翅片通过Fin结合在一起。
底座采用回流焊工艺,非常平整。 热量可以均匀地传递到热管上,而且还经过了镀镍处理。 整体做工确实不错。
风扇是雅骏自家的M12,风扇直径12CM,最高转速,最大风量80CFM。
支持PWM智能调速。 四个角有防震垫。
关于价格,其实目前京东的价格是105元,只要105元。 而且在一年前就有过预售活动,当时的价格是99元。 99元去掉风扇单独售价79元,买个散热器才20元? !
第二部分:对比测试
这款风扇拆开包装后,看起来不错,但是它的性能如何呢? 下面开始我们的横向对比测试。
有两种散热器可供对比,一种是刚才提到的利民AS120,另一种是百元内置散热器昔日的“王者”九州风神玄冰400。
我们今天所有的测试都将在室温27度的开放平台上进行。 除散热器外,使用的配置有:
为了保证结果的严谨性,本次测试分轮次进行。
第一轮,使用每个散热器自带的原装风扇和原装硅脂,并在BIOS下将风扇转速设置为全速。 记录9700K单烤FPU半小时的CPU核心温度。
第二轮,使用每个散热器自带原装风扇和原装硅脂,使用减速线给风扇减速,单烤FPU半小时后记录CPU核心温度。
第三轮,硅脂更换为信越7921,风扇全速运转,9700K单烤FPU后半小时记录CPU核心温度。
第四轮,在第三轮的基础上,风扇换成了猫头鹰F12工业风扇。 风扇也是全速运转,9700K单烤FPU后半小时记录CPU核心温度。
最终我们的对比结果如下:
由于使用原装硅脂的玄冰400测试结果不忍直视,所以只用7921硅脂+2000转猫扇进行测试,但结果还是很惨。
相同风扇和硅脂的情况下,烘烤半小时后CPU核心温度比另外两个散热器高出10多度。 看来玄冰400和另外两款散热器不是一个维度的。
在使用原装硅脂和风扇的测试中,AS120和雅骏G3的表现可谓非常接近。
无论风扇是全速运转还是节流运转,两个冷却器之间的温差都在 1 度以内。
在相同硅脂、相同风扇的测试中,两款散热器达到了同一水平。 由此可见,两款散热器的车身性能完全没有区别。
仔细一看,雅骏G3使用信越7921硅脂,原装风扇M12,更换为2000转猫扇,性能没有任何区别,但更换风扇后AS120的CPU温度下降了,这表明1600转的Arjun M12风扇与2000转的猫风扇性能相当,而1500转的利民C12风扇则比前面两款风扇稍差。
而利民AS120在使用原装风扇的前提下,将原装硅脂TF7更换为信越7921,CPU温度仅下降了1度,而雅骏G3更换了原装硅脂W13,CPU温度下降了1.5度度。 从这一点也可以间接得出亚军配套的W13硅脂比利民TF7硅脂弱。
一般来说,风扇散热器本体有以下三种:
雅骏G3=利民AS120>>玄冰400
冷风扇:
雅骏M12>利民C12
硅脂:
利民TF7>雅军W13
散热体+风扇:
雅骏G3>利民AS120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