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已过半,广东各市上半年经济数据已出炉。 南方都市报推出《看到广东“城市色彩”越来越好——透视广东21市经济半年报》。 以数字为引领,探索21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色彩”。
广东各市上半年经济数据陆续出炉,中山表现可圈可点。 从GDP增速来看,中山5.5%的增速位居全省第四、珠三角第二,在珠三角仅次于深圳; 从GDP总量来看,中山暂时超过湛江,远远落后于排名全省第八的江门。 小的。
目前,中山提出制造业多重高质量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实现工业投资超1000亿元,到2035年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决心重建制造业新格局。中山.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25.89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1-5月回升2.1个百分点。
工业数据的复苏与中山近年来大力开展的“工业改革”战役密切相关。 目前,中山正在大力开展乡镇低效工业园区改造,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截至目前,通过“产业改革”,中山已梳理产业空间2.2万余亩。 在此基础上,中山今年已举办各类招商活动30余场,评选出第一批优质项目23个,外商投资用地7000余亩,推出10个百亩以上工业用地“挂牌”。为投资”。
截至7月中旬,中山招商引资项目合同投资总额757.9亿元,同比增长84.4%,交出了近年来最好的投资“成绩单”。
分行业看,今年1-6月,在34个主要生产行业中,有2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速达58.8%,较去年进一步恢复。 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8.7%;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9%; 医药制造业增长41.9%; 食品制造业增长6.9%。
今年以来,中山推动新时代“十支舰队”出海。 对应“十大舰队”的产业类型,可以看出中山现代工业正在加速转型:上半年先进制造业增长7.9%,占规上工业的50.1% ;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7.1%,占比15.8%,比上年有所提高。 7月18日,中山启动今年首个“大手牵小手”产业链供应链对接系列活动,推动形成链主强力驱动、中小企业紧密合作、和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体系,实现产业链整体质量提升。
工业投资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工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是今年中山经济运行的又一亮点。 上半年,中山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0.8%,位居全省第二。 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3.0%上升到36.8%。
“产业投资上去了,未来的产业才能上来。要争取城市的未来,不能急功近利。” 中山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指出。 近三年,中山工业投资增速分别为49.8%、31.6%和20.4%,连续实现大幅增长。
今年以来,中山工业投资快速增长有两个原因值得一提:一是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增速均超过70%;二是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增速均超过70%。 比亚迪智能终端零部件项目、中广核清洁能源技术项目等建设项目快速开工,对拉动我市工业投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截至7月14日,列入中山2023年计划开工建设的重点工业项目420个,计划总投资987.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361.6亿元。 420个项目中,已开工项目160个,计划总投资30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6%和140%。 其中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99.6亿元。
与“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的年度目标相比,中山招商引资新突破将进一步加快产业投资。
16个乡镇经济增速超过5.3%
镇街是中山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今年上半年,中山市22个乡镇街道中有21个实现正增长,其中16个乡镇经济增速在5.3%以上。 大多数奋力奔跑的城镇街道都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
作为中山“东方传承”的桥头堡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翠亨新区以12.7%的增速位居全市第一,GDP比重位列全市第一。在城市中持续增加。 翠亨新区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全市前列。 其中,翠亨新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7.3%,总量已位居全市第二。 此外,扶沙、申湾、坦洲、沙溪、东风、三交等乡镇街道GDP增速均超过8%。
去年,小榄镇GDP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出现负增长。 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到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均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四季度以来,经济总量稳居全市第一。 与此同时,小榄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5.2%的增速位居全镇第二位。
城镇街道高质量发展在工业复苏中经受考验。 从全市来看,除两个镇街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外,其他镇街各项指标均实现正增长。
中山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提出,5年内力争建成2亿元以上城镇、3亿至700亿元城镇、5亿至300亿元城镇。 中山镇街道沙场赛马,为中山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重利好推动消费市场回暖
今年上半年,中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2%,位居全省第7位、珠三角第5位。 经济复苏、消费促进政策等利好因素推动中山人气回归。
上半年,中山会社零售总额851.52亿元中,商品零售额784.09亿元,同比增长4.5%; 餐饮收入67.44亿元,同比增长15.0%。
餐饮收入是支撑消费复苏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中山各镇街积极规划66个潜力美食街区和夜经济集群。 中山市商务局、中山市交通局联合制作了《中山夜经济地图》。 政府发放夜间经济消费券,开展中山乐购系列活动和“味道中山”活动,累计惠及消费者超过4000万元,推出夜间出行出租车票活动,带动夜间消费超过80万元,推动夜间经济持续升温。
从消费品零售额看,家用及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最快,达126.6%。 其次是金银珠宝、中西药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9.5%和23.1%。 中山积极推进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激活市场潜力。 此次活动主要推介中山产品,拓宽中山工业销售渠道。 活动期间,共成交1.5万笔,投资额超过500万元,消费额超过1.78亿元。 1-6月,限制类家电零售额增长126%。
服务业的发展也是拉动中山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半年,中山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接触聚合服务业明显好转。 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38.9%、67.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8.5%。
此外,短途通勤需求增加,中山新能源汽车销售也开辟了新天地。 上半年,在汽车零售额同比下降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53.4%,净增11.3亿元,实现逆势突破。
策展人:荣明昌、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莹、谢江涛
协调员:任贤波、程阳、戴跃、柴华
采写:南都记者 吕静
好了,今天的主题就讲到这里吧,不管如何,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